众兴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众兴镇始终坚持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在产业扶贫上持续发力。
众兴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工作思路,遵循产业发展和市场规律,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等各项因素,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抓好黄鳝、泥鳅等特色养殖业。同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劳动能力、生产技术等要素,优先发展以葡萄、艾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众兴镇基本实现了主业突出、种养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众兴镇共发展水产养殖面积4200亩、蔬菜生产面积1000亩、艾草种植面积300亩、葡萄种植面积600亩,生猪存栏6000头,贫困户自主养殖鸡鸭等小家禽出栏量5.3万只。重点打造了以水产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为主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贫困群众依靠产业扶贫实现了稳定脱贫。
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持续推动特色种养殖业生产能力的提升。2015年以前,众兴镇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种养殖业仅仅只有国峰水产养殖、长寿蔬菜种植基地等寥寥几家,产量也无法实现规模化。2015年以后,众兴镇坚持以“产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以“把特色产业做到,把优势企业做强”为目标,5年来,众兴镇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家,涉及水产养殖、生猪饲养、葡萄种植等各个方面,年产黄鳝、泥鳅等水产养殖产品3.2万吨,蔬菜1.8万吨,葡萄2.7万吨,以鳝、蔬、葡为主的产业布局初步显现,为保障贫困群众稳脱贫、促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围绕区位优势,按照“突出特色、连片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借助扶贫优惠政策,布局特色种养殖业,扶持新型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使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多举措构建扶贫利益衔接机制,一头帮农户,一边连市场,为脱贫增收点燃“燎原”之火。目前,全镇共培育具有稳定的产业基础和销售渠道的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种养殖基地2家,种养大户18家,带动贫困户500户3325人,年均户增收约1.8万元,初步实现了扶贫产业全覆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