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秋收进入收尾阶段 秋种同步拉开 “序幕”

发布时间:2025-10-23 17:16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作者:丁月阳 浏览次数: 字体【  
 

连日来,寿县 284.84 万亩秋粮田迎来丰收收尾战。截至 10 月 22 日,全县秋收进度已近七成,其中水稻、大豆等主粮作物收割接近尾声,特色种植丰产,在多部门协同保障下实现了 “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抢收攻坚:与天气赛跑的丰收答卷​

“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收割,倒伏田块已经优先抢收完毕!” 在堰口镇稻田里,农机手操控收割机穿梭作业,谷粒顺着传送带涌入粮车。受前期持续极端连阴雨天气影响,寿县秋粮生产面临“收割难、晾晒难、储存难”的三重挑战,寿县自 10 月 12 日起启动 “三秋” 攻坚,组建乡、村、组三级包保网格,5500 台联合收割机、530 台烘干机全员上岗,全力推进秋粮抢收减损、颗粒归仓,保障秋种工作应种尽种、不误农时。截至 10 月 22日,全县秋粮已收获191.28万亩,其中水稻已收获167.00万亩,大豆12.61万亩,玉米收获10.32万亩。


科技赋能:为增产丰收提质增效


在今年寿县的秋收工作中,科技成为增产增收的关键支撑。寿西湖农场的 4.8 万亩大豆成为丰收亮点。“科豆 2 号” 亩产预计达 430 斤,较去年增产 11.4%,创历史新高。寿西湖农场通过“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严格执行大豆单产提升技术方案。从精准播种到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精细化管理,为大豆高产保驾护航。



在板桥镇双门铺村田野上,一架多旋翼智能无人机腾空而起,平稳巡航。这架无人机集北斗精准定位、热成像、实时通信等多项技术,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空中哨兵”。它利用其搭载的高精度遥感与图像识别技术,对大片农田的作物成熟度、倒伏情况及地块湿度进行快速评估,为加快秋收进度提供科技支撑。

多维保障:干群同心护航秋收秋种

秋收期间,寿县各级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保义镇组织全镇230余名党员、干部、网格员组成13个清沟沥水小分队,提前分村分片对稻田和空茬田进行清沟沥水。同时,保义镇政府大院、村部、学校操场等27处共计35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向群众开放晾晒。协调全镇8家合作社烘干房全天候开放烘干、收购。



瓦埠镇政府积极联合气象部门做好晴雨通报,坚守“秋粮一日不到手,烘干一日不放松”原则,及时向全乡镇农户推送可用集中烘干点信息,并科学调配联合收割机械,抢收与抢烘双向发力,保障每一粒秋粮及时采收归仓。

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烘干价格、农资市场进行价格监督,严厉打击哄抬粮食烘干、种子、化肥、农药价格以及压级压价收购秋粮等违法行为。县发展改革委对粮食收购价格进行监管,发布收购价格标准,严格禁止压级压价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发生。

秋种接棒:无缝衔接播新绿​

秋收连秋种,农事紧相接。迎河镇田间,播种机实现施肥、播种、覆土一体化作业。寿县推行 “五统一” 种植模式,按照“国有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运行模式,4 家国企联合新型经营主体,在每个乡镇建设千亩示范方,完成小麦、油菜播种。全县油菜应种面积19.8万亩,小麦应种面积172.53万亩。截至10月21日,油菜已种面积6.29万亩;腾茬早、墒情较好的早茬田小麦已种面积约5万亩。

从金色稻田到翠绿苗床,寿县正以 “抢收与秋种并重、科技与服务同步” 的节奏,奏响全年粮食安全的收官乐章。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