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文博游“热”力持续 文物活化为“两节”添彩

发布时间:2025-10-04 14:18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作者:朱多涛 宫卓然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一黄金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迎来新一轮参观热潮。在常规文物展览基础上,博物馆紧扣“特色文博游”主题,以创新为笔、文化为墨,融合多元互动与多媒体展陈手段,让沉睡千年的楚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潮”起来,为“两节”注入浓郁的文化气息。

快板清脆、唱腔嘹亮,《楚楚动人》曲艺专场演出在博物馆内精彩上演。相声、单弦、快板等源自京津冀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形式轮番登台,演员们巧妙将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融入表演之中:从文物的出土历程到纹饰象征,从楚国历史人物的传奇人生到古代生活的烟火气息,在轻松幽默又韵味悠长的艺术表达中,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文化的魅力。

游客李丹丹告诉记者,今天是国庆节假日第一天,她们从合肥驱车到寿县。以往在博物馆的时候,大多是自己一个人看,或者是听讲解员讲解,形式比较单一,但是这个曲艺小剧场,使用相声单弦这种表演形式,把文物从如何发现的,以及纹样来历价值都详细解说,让人耳目一新,能在娱乐的过程当中又学到了文物知识,体验感非常好。

非遗曲艺打破了传统讲解与展陈的刻板框架,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演绎让历史生动起来;文物则为表演增添了深厚底蕴,使其既有观赏性又不失历史内涵。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让观众感受到文物发掘的艰辛与保护的迫切,更深刻地感受到寿县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楚文化被更多人知晓与传扬,进而激发对文化根脉、文化瑰宝的珍视和自豪。

中国煤矿文工团曲艺演员应宁说,中国煤矿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所以深入基层,把寿县厚重的文化历史用文艺的形式介绍给广大的观众朋友,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文博事业既要“守得住”底蕴,更要“走得远”传播。唯有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才能让历史文化真正“热”起来、“火”下去。全新推出的“楚博国宝盲盒主题之旅”也广受观众青睐。互动性与探索感贯穿参观游览全程,游客在解谜闯关中走近文物,化身考古队员、楚国匠人,在角色扮演中穿越时空,触摸历史脉搏。配合多媒体技术,文物的前世今生被立体呈现,寿县作为楚文化重镇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让观众于科技与人文交融中读懂一座城、一段史、一种精神。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以多元化形式活化历史和文物,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走进楚文化,了解寿县故事,助力全县文博历史文化游持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