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科教协同创新 携手共育未来
今年9月是我国首个全国科普月。日前,2025年全国科普月寿县主场活动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3协同组、安徽省第4协同组线下活动在寿春中学启动。来自上海、重庆、山西、广东、湖北、安徽、新疆等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科学教育实验校代表齐聚古城,通过成果展示、基地研学、跨界交流等形式,共同探讨新时代科学教育新路径。
此次活动主题为“协同创新,共育未来”,由县教体局、县科协、县气象局主办。寿春中学学生在启动仪式上诵读科普金句,并发出《2025年全国科普月倡议书》。同时,与会代表还现场观看马德堡半球、空气炮、火云掌等科普表演秀,观摩寿县科普大篷车展示和全市各县区中小学科技教育成果展。
在随后举行的研讨会上,寿春中学及来自上海、广东、湖北等地8所科学教育实验校代表,围绕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实践、技术赋能、文化浸润等方面开展了交流。与会人员共同探讨“科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验校协同发展模式”等议题,为推进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寿县经验”。“我们将学以致用,在科学教育中把文化资源融入教学,通过‘文化中的科学密码’等活动,在文化认同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构建科学融合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重庆市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代表喻世华表示。上海市奉贤中学代表夏爽深有感触地说:“活动为我们搭建了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学校经验交流,让我们看到科学教育有效落地及学生科学素养有效提升的实施路径。科学教育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培养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走进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二十四节气馆等科教基地,实地感受气象科学的魅力,体验农耕文明与现代气象的对话,解读千年楚文化中蕴含的科技智慧,见证“馆校协同”立体化教育模式,体会科学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自然。“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场景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的生动课堂。”淮北市首府实验小学代表杨丽在参观时认为。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