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普月寿县主场活动即将启幕

寿春中学携手多地共绘科学教育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11 11:10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作者:王炳君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全国科普月寿县主场活动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3协同组、安徽省第4协同组线下活动将于近日在寿县寿春中学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协同创新·共育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部署要求。活动汇聚全国、安徽省18所及淮南市、寿县23所实验校的科技教育力量,通过成果展示、基地研学、跨界交流等形式,打造一场沉浸式科学教育盛宴。

科学教育“国家队”齐聚,共探协同创新路径

作为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之一,本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9省的科学教育实验校代表25人,安徽省内9市的科学实验校代表26人,淮南市15所已获全国及省级认定的科学教育实验校、寿县8所县属学校45位代表共同参与。活动期间,各校将通过“科学教育成果展”“交流研讨”“观摩学习”等环节,集中展示科学教育领域的特色课程与学生科创作品,并围绕“跨区域科学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实验校协同发展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新时代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寿县方案”。

三大科普基地联动,打造“行走的科学课堂”

活动突破传统校园边界,创新设计“科普研学路线”,组织与会嘉宾走进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寿县二十四节气馆(安徽省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三大标杆场馆。通过气象观测实践、楚文化科技密码解读、节气农耕智慧体验等特色活动,让参与者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感受科学魅力,构建“馆校协同”的立体化科普教育体系。

寿春中学:千年古城中的科学教育新地标

作为活动东道主,寿春中学始终秉持“以科学启迪智慧,以创新引领成长”的办学理念,近年来依托寿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资源优势,打造“楚文化+现代科技”特色课程群,建立6个科技社团、校园气象站、天文观测站、校园科技馆等10多个校内实践基地,辐射带动县域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国家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气象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

此次活动不仅是寿县科学教育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全国实验校协同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寿春中学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双减”背景下的科学教育加法,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未来科学家贡献力量。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