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学子到寿县十字路中学传递生态智慧
为推动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及环保教育,弥补乡村可持续发展教育鸿沟。7月以来,河海大学公青绿行动实践团奔赴寿县十字路中学,开展绿色乡村“河韵清音,绘彩童心”艺术夏令营主题教育活动。本次活动成功入选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中国大学生执行促进计划主办的2025年“Movers4Climate绿色乡村青年行动”,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局旗舰项目“赋能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平台”(YECAP)在华的官方青年绿色乡村教育实践项目。此次活动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相关内容融入课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们播撒生态与发展理念的种子。
实践团成员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Movers4Climate绿色课程线上培训,结合寿县地方文化及当地初中生受教育水平,对联合国提供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理论课程进行优化,在寿县十字路中学的支持下开展“河韵清音,绘彩童心”艺术夏令营活动。成员们倾心打造了涵盖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活力体育竞技、红色精神传承、创意主题绘画、巧思手工创作、魅力语言艺术 六大领域的24门精彩纷呈的美育课程。在课堂上,成员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解气候行动、水下生物和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等知识,阐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们真切地了解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应对这些挑战时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这也引起了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实践团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创意手工课程,将知识讲解与手工制作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对生态知识的理解。“从天空到海洋,用水彩留住水的足迹”手工课上,学生们在了解水循环知识后,拿起画笔,在白纸伞上精心绘制水循环过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画面。“水下生物扇子画”“海洋明珠:贝壳画粘贴艺术之旅”等课程,让学生们通过手中的画笔和材料不断加深对海洋生物的认识,进一步感受海洋生态系统的魅力。
“大哉河海,水利世界”课程中,学生们聆听水利人物治水故事后,用水彩笔绘画治水场景,领略水利先辈们的智慧和勇气。“粘土筑梦:迷你水利工程”则让学生们通过粘土制作水陆地貌,深入理解水文化与防洪知识,在实践中体会水利工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风轮,绿动未来”“跟着书签云游蓝海世界”“深蓝絮语——听见海洋的叹息”等手工课也深受学生们喜爱。他们在了解到海洋污染的危害后,在风车上绘制环保图案,制作水纹渐变书签和水母灯,这些作品无不承载着学生们对绿色未来的憧憬。
“河韵清音,绘彩童心”艺术夏令营在寿县十字路中学圆满落幕。活动期间,河海大学的学子们为寿县学生带来丰富的艺术课程,涵盖绘画、手工等多个领域。从最初的羞涩相识,到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双方建立了深厚情谊。结营仪式上,学生们纷纷展示学习成果,河海学子也寄语寿县学生,鼓励他们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勇敢追逐梦想,并为绘制出优秀作品的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为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结营证书。一幅幅充满创意与童真的作品,是同学们蕴藏在心底的“诗与远方”。无论是真挚却稚嫩的笔触,还是潇洒且勇敢的构图,每一处都闪耀着童心的炙热。这些小小的创作者们以笔为舟,正遨游在艺术的海洋里,欣赏着独一无二的风景。此次活动是河海大学青绿行动实践团助力乡村生态教育的生动实践。成员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帮助寿县的初中生们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
成员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青春热情,为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河海大学青绿行动实践团将继续前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更多乡村学生接受生态教育,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