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顺镇:“三字诀”推进党员教育管理走深走实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大顺镇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坚持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培训内容、实践锻炼、跟踪问效等方面坚持“实、干、严”,持续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理论学习,突出“实”字,让培训内容“接地气”。紧抓主线任务,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邀请县委讲师组、县委党校老师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活动,通过组织课后集中讨论交流,实现以交流促思考、促提升,推动理论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立足农村党员实际,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精准掌握农村党员培训需求和知识短板,围绕基层组织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等内容,科学制定培训“菜单”,满足不同领域党员学习需求。采取集中授课、视频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邀请农业专家、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等担任讲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农村党员传授技术和经验,确保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坚持学用结合,立足“干”字,让实践锻炼“有平台”。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落实党员联户工作机制,本着“就近、就亲、就熟”的原则,通过“挂牌+联户+走访”的模式动员所有党员干部当好“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带领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建立包联关系,通过与群众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调纠纷、点对点送政策,架起党群之间“连心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通过“党员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培训上岗”等流程,鼓励党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人居环境整治、法律援助咨询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应对突发事件、抗击自然灾害等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作表率,形成“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氛围。
抓好实绩作风,落实“严”字,让跟踪问效“机制全”。大顺镇党委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督促各党支部书记履行党员教育培训第一责任,从严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党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交流学习体会、检视自身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整改措施,切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组织学习氛围。建立健全培训问效机制,加强对党员参训后履职情况监督检查,做实做细跟踪问效“后半篇文章”,构建起“闭环式”党员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定期回访、实地察看、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农村党员参训前后的政治素养、能力表现、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估与打分,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真干的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