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觉镇引进紫云英菜肥两用栽培技术
9月12日,国家绿肥体系功能性产品开发与生地熟化岗位教授程永强、研究员王建红,与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戚士胜主任一行来到三觉镇安徽省根本农业公司育秧工厂,进行调研和指导,为推广大棚紫云英菜肥两用栽培技术做准备工作。
当地乡村年龄稍长一点的人都知道,紫云英是一种绿肥,但不知道紫云英的嫩梢还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紫云英又名洋苕子,所以其嫩梢作为食材俗称苕芽。苕芽营养丰富、外形和口味酷似豌豆苗,烹饪方法常见的有清炒、凉拌、火锅烫菜等,苕芽色泽碧绿、香味俱全、爽口宜人。据本草纲目记载,苕芽有利五脏、明耳目、祛热风、活血平胃等功效。相关研究表明:苕芽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脂肪含量高于绿豆芽和空心菜,低于豌豆苗;粗纤维含量比绿豆芽的膳食纤维高。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含量高达61.65 mg·kg-1,分别是豌豆苗的7.7倍、绿豆苗的15.4倍和空心菜的12.3倍。Fe含量比豌豆苗和绿豆芽分别高1.9倍和3.2倍,与空心菜相当;Zn含量低于豌豆苗,与绿豆芽和空心菜相当。紫云英是一种喜硒植物,栽培增施硒肥,其嫩梢苕芽更是一种富硒食材。苕芽采收后,次年春天可以翻梨做绿肥,可谓一播两用。
紫云英既有较高的食用价值,然而当前栽培面积并不大,作为供不应求的食材,其栽培经济效益也很可观。
经过数年的技术和推广积累,陆地紫云英栽培,已经在生地熟化岗位的指导下实现了突破和规模化种植,在杭州周边,平均亩产苕芽1000余斤,市场售价15-18元一斤,亩产值轻松突破2万元。
期间,王建红研究员向育秧工厂负责人潘超总经理详细介绍大棚栽培技术,菜用紫云英在安徽9月中上旬播种(大棚),当紫云英抽苔长至20-25cm时,可离地5cm采摘地上部茎叶菜用,预期元旦至春节期间可以陆续采收上市。
育秧工厂建有十几个大棚,主营水稻育秧、机插秧。菜用紫云英正好解决大棚冬季闲置的问题。近3年来,国家绿肥体系针对该合作社的再生稻绿肥种植进行了指导和免费的种子提供,经过3年实践,基本形成了规程,效果良好。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绿肥种植和利用方式,形成紫云英多用途实践的基地建设,为大规模推广做好准备。潘超表示:一定不辜负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和各位专家对农业的热心和对农民的爱心,服务乡村振兴,争取把菜用紫云英栽培好,明年两节期间,一定让周边居民吃到可口的苕芽菜,也要借着苕芽采摘,实现农民增收。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