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的明珠——千年正阳关

发布时间:2025-09-29 10:20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作者:王兰兰 关敬生 浏览次数: 字体【  

淮水汤汤,山河形胜。安徽寿县西南的正阳关,一座扼守淮河中游的千年雄关,淮河、颍河、淠河在此交汇,形成“七十二水归正阳”的独特景观。得水运之利,商贩云集,这里是淮河中游重要物资集散地。明成化元年(1465年),户部在此设关征税,“正阳关”之名自此响彻南北。三座清代古城门巍然矗立,东门“朝阳”迎晨曦,南门“解阜”纳百川,北门“拱辰”守山河。鼎盛时期,这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多省会馆林立、英俄商行进驻。盐船、粮船、货船穿梭如织。今日的正阳关镇,枕水而眠,又向新而生。老街的铁匠铺叮当依旧,新城的规划图上,文旅融合的蓝图正徐徐展开——这座皖西门户,书写着淮河儿女的坚韧,续写着南北通衢的新篇。

图 2: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

图 3:正阳关北城门清代所建,外额题字 “凤城首镇”。这里因明成化元年设直属户部管理的收钞大关,一跃成为凤阳府第一大镇,被誉为银正阳,便有了 “凤城首镇” 之称。

图 4:正阳关轮渡渡口如今依然繁忙。

图 5:正阳关老街上一家清末老字号商铺 —— 林成中商铺静静矗立。

图 6:中渡口 —— 正阳关八大古渡口之一,至今依然承担着两岸人民水上交通的重任。

图 7:正阳关老街居民的幸福生活。

图 8:正阳关镇老党员汪洋热情投身家乡文旅宣传,用镜头带领网友领略千年古镇的风貌。

图 9:正阳关位于淮河中游,水系发达,形成天然水道网络,素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

图 10:正阳关北城门清代所建,内额题字 “拱辰”。

图 11:正阳关城门建筑群见证了古镇作为水陆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

图 12:从正阳关南城门俯瞰城内街景。

图 13:从正阳关北城门俯瞰城内街景。

责任编辑:宋歌 代丽丽 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