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安徽文脉 培育基层文学力量———鲁迅文学院首个县级教学实践点落户寿县
6月28日上午,鲁迅文学院寿县教学实践点揭牌仪式暨首届作家培训班开班式在寿县县委党校举行。这标志着国家级作家培训资源首次下沉至我市县级行政单位,为淮南乃至周边地区文学人才培养搭建起高端平台。60位来自淮南市各县区及合肥、六安、亳州等地的中青年作家齐聚于此,开启为期两天的封闭培训。
鲁迅文学院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作家培训机构,被誉为当代中国作家的摇篮,是中国文学创作和理论指导的最高殿堂。该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安排专人参加仪式并承担授课任务。
首届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师资阵容权威,聚焦理论提升与创作实践: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陈先发以《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安徽文化的源流、演变和新时代的气象》为题,深度解析安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鲁迅文学院副院长张明远围绕《坚守艺术理想 追求德艺双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专题授课,引导作家们明确创作方向。安徽省文学艺术院院长戴瑞主讲《地域写作的传承创新与赋能》,探讨如何立足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鲁迅文学院教研部主任郭艳、安徽省网络作协主席余同友则分别从《文学经典阅读与中国现代性经验表达》、《中短篇小说的发现与表现》等方面,传授了在文学实践中的创作表达与经验技巧,让参训学员受益匪浅。
淮南市作为淮河之滨的工业重镇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承载区,文化资源丰富多元。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底蕴深厚。2024年,寿县成为了全国第二十个中国“文学之乡”和全民阅读推广城市。鲁迅文学院选择在此设立首个县级教学实践点,正是看中了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教学实践点这一平台,将鲁迅文学院的优质文学资源与寿县的厚重历史文化、开拓创新精神深度融合,以笔墨书写新时代的绚丽画卷,以才情缔造新征程的山乡巨变。
据了解,首届作家培训班,由鲁迅文学院、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旨在依托寿县及淮南市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搭建高端文学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着力提升本市中青年作家的政治素养、理论评论水平以及对本土文化的阐释能力,助力挖掘市域多元文化资源、培育本土文艺人才队伍、打造具有淮河特色的文学创作品牌,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文学中“活”起来、“热”起来。
记者:佟 敏
编辑:申思雨
初审:赵允洁
终审:蒋 兴
核发:黄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