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在寿县第二实验小学举办
10月28日,寿县“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在寿县第二实验小学举办。淮南师范学院余敏先副教授以《<诗经>里的植物》为题,为该校中高年级师生带来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的科普讲座。

讲座现场,余教授以诗词为引,从荇菜、芣苢、谖草等14 种《诗经》中贴近生活的植物展开讲解。通过解读“常棣之华,鄂不韡韡”,阐释常棣为何成为古人寄托兄弟情谊的象征;又围绕“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剖析谖草如何承载古人“忘忧疗愁”的情感寄托,清晰梳理出植物在《诗经》中的文化隐喻与情感表达功能。同时,余教授结合《本草纲目》的记载,介绍了荇菜、芣苢、蓷等植物的生长特性和药用价值,让这些穿越千年的 “诗中植物” 既保有文化温度,又兼具科学厚度。

整场讲座既有诗词赏析的雅致,又有科学知识的严谨,学生听得认真,互动提问环节更是踊跃分享自己对身边植物的观察发现,现场氛围热烈。
本次活动由九三学社淮南市委员会、寿县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联合主办,寿县第二实验小学承办,共有 200 余名师生参与。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诗经》植物世界的探索兴趣。
初审:王夏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
皖公网安备 34042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