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为基,赋能妇女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0 09:10 信息来源:恋爱婚姻家庭杂志 作者:妇宣 浏览次数: 字体【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幸福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根基。近年来安徽寿县妇联立足新时代家庭与妇女儿童需求,以实施南关社区“皖家幸福驿站”项目为载体,探索出一条以家庭和谐为基石,赋能妇女全面发展的新路径。

家风建设:培育文明之根、幸福之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寿县妇联深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征集——展示——实践”闭环,将抽象的家风文化转化为居民可感、可参与的日常实践。征集好家规、好家训,打造家风展示墙,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活动,让文明家风融入居民的出行轨迹和日常生活。社区居民王大姐的家训“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入选后,主动在家风宣讲会上分享照顾年迈公婆的日常:“以前觉得家风是自家私事,现在贴在墙上、讲给邻居听,既督促了自己,也能带动身边人!”如今的南关社区,“谈家庭、议家教、传家风”已成为居民茶余饭后的新风尚,家庭文明正逐步成为社区文明的核心底色。

家庭教育:破解亲子沟通难题

针对社区家庭普遍存在的教育困惑,寿县妇联联动国内知名家庭教育团队,开设“家和楚韵”智慧父母研修班,以“理论+体验+案例”的模式,推动家庭教育从“单向说教”向“双向共情”转变。独特的“沉浸式体验”环节,让家长换位思考,体会孩子的感受,从而反思自身教育方式。参培的张女士在体验孩子面对“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都做不好”“你看看别人家孩子”等高频指责时失声痛哭:“这些话我每天都对孩子说,今天自己当‘孩子’,才懂有多伤人!我必须改!”

家事调解:织牢平安“防护网”

寿县妇联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社区打造“南事来商量”“暖光”等家事调解室,建立标准化流程,探索出“共建、共治、共情、共防、共融”的社区治理路径。调解室根据矛盾类型精准匹配力量,联动律师、心理顾问、乡贤等,确保“专业人办专业事”。同时,注重前置预防,通过网格化巡查和法治宣讲,及时发现化解纠纷苗头。更通过文化活动,让矛盾双方在共同参与中破冰,修复关系。凭借专业高效的服务,“2025年南事来商量”家事调解室获评安徽省“皖家平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

关爱帮扶:撑起“温暖伞”

聚焦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妇女等特殊群体,寿县妇联构建“全覆盖、常态化、多层次”关爱网络。驿站开展儿童安全教育、暑托班、健康检查等活动,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组织留守困境儿童与“爱心妈妈”结成对子,提供陪伴与关怀。同时,为妇女群体提供心理辅导,对困境妇女提供物资帮扶和精神慰藉。让特殊群体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妇女赋能:实现“家门口增收”

针对低收入妇女和生育再就业妇女就业难题,驿站构建“培训-实践-就业”全链条赋能体系。结合市场需求与妇女兴趣,开设技能培训班,邀请行业能手现场教学。与本地渔具、纺织制衣、精麻制品等加工企业合作设立“妈妈岗”,帮助联系电商平台代销手工制品,提供“技能成果展示平台”,为妇女搭建就业桥梁。留守妇女李大姐通过钩织培训掌握了玩偶、围巾制作技巧,她笑着说:“以前只能在家做家务,现在织的小物件能卖钱,每月能贴补几百块,自己腰杆都硬了!”

寿县皖家幸福驿站的实践,充分发挥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了邻里互动交流,营造了“邻里互助、家庭和睦”的良好氛围。经验做法多次被媒体报道,并吸引周边社区前来学习交流。

展望未来,寿县妇联将继续加强对皖家幸福驿站项目的支持,扩大研修班覆盖面,完善调解机制,拓展妇女就业渠道,力争将皖家幸福驿站打造成更具特色、更有温度、更受居民欢迎的家庭服务金字招牌,为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贡献力量。这正是对我国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

来源:寿县妇联
责任编辑:王韦青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