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畔的法治暖阳:寿县法律援助守护万家灯火
在八公山下、淮水之滨,寿县法律援助工作者化身“法治摆渡人”,以专业与温情为桨,架起公平正义的桥梁,让法治阳光照进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近年来,寿县不断创新法律援助工作模式,织密服务网络,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为宗旨,书写了一篇篇温暖人心的法治故事。
织密服务网络,让援助触手可及。在全县25个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镇、村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延伸法律援助触角,实现法律援助村(社区)全覆盖,提供法律援助申请程序指引,畅通援助热线,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等业务,增强服务实效,切实满足群众法律援助需求。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残疾人维权等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2025年以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32件,结案456件,现场接待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
创新服务模式,让援助更有温度。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开展“上门式”“预约式”服务,法律援助工作者主动上门办理援助手续,让法律服务“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律师定期驻村解答法律问题,协助处理矛盾纠纷,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2025年以来,免费为困难群众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围绕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等节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20余场次;组织开展“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法援惠民生”等主题活动5次。
凝聚专业力量,让援助更有质量。强化法律援助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组建由执业律师组成的法律援助志愿团,根据律师专业特长精准指派案件,为受援人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目前,志愿团成员58名,安排经验丰富的律师与青年律师结对,帮助青年律师成长。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机制,通过案件回访、专家评查等方式,压紧压实办件工作责任,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2025年以来,开展案件质量评估6次,案件回访6次,专家评查2次,案件良好率达95%,全县法律援助案件群众满意度达99%,实现“办好一个案件,温暖一个家庭,影响一片群众”目标。
淮水长流,法治常青。寿县法律援助工作者将继续以法为盾、以爱为怀,守护群众合法权益,传递法治温暖,为建设平安寿县、法治寿县贡献力量。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