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激发科技人才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近年来,寿县切实发挥科技特派员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围绕技术指导、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工作要求,紧扣重点工作开展科技创新,加快设施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引导各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切实将先进理念、技术、信息、经验等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能,不断激发科技人才活力,赋能乡村振兴。
“下沉式”服务,强化专业技术指导
坚持“人才下沉”与“科技下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科技特派员与服务行政村密切联系,省市县三级共选派科技特派员272名,实现了全县271个行政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切实做到精准选派、精准服务;结合县域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情况,成立4个省级科技特派团、8个县级科技特派团,采取“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以技术上门、线上指导、现场咨询等方式,对水稻、小麦、大豆等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指导,有力解决产业发展中急难险阻问题。
“靶向式”攻关,强化优势产业发展
坚持以“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导向,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发挥技术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不断引进各类项目、技术落户基层。今年上半年,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累计研发转化应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190余项,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9个,线下技术培训农户23000余人次,省科特派平台发布信息及线上服务80余次,促进农户增收450余万元。
“结对式”帮带,强化本土人才培养
按照“因需施教”的培养思路,根据各乡镇的生产条件、种植养殖户技术需求,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情况,大力开展“田间课堂”培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现有6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3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1名科技特派员+N名本土人才”的“一对多”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操等方式,对当地种养大户进行技术指导,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培养后备人才,逐步提高广大群众科技种植水平。
初审:丁月阳 责编:赵鸿冰 终审: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