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抗战大事记(抗战系列之三)

发布时间:2025-06-23 11:57 信息来源:寿县文学会 作者:高峰 整理 浏览次数: 字体【  
 

寿县抗战大事记
高峰 整理

接:本文根据《寿县革命史》《红色寿县》《中国共产党寿县组织史》《寿县志》《皖西革命史》《安徽文献·安徽省抗日战役辑要专册》等整理。

1937

722日,寿县抗敌后援会在城关成立,由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石寅生任主任委员。

8月,江屏等到六安苏家埠与红二十八军高敬亭取得联系,同时宋天觉在茶庵集一带组织农协会,不久,在唐家小庄子建立中共茶庵集党支部,江屏任书记。

同月,张如屏陪同宋天觉到皖西北各地交接工作后,带陈郁发等人第二批到延安。

秋冬间,寿县部分旅外青年和爱国人士回乡,在东南乡的瓦埠、下塘一带,召开各阶层人士会议,发表抗日宣言和《告家乡父老书》,号召团结起来一致抗日。

年底,张旭屏、曹云露奉中共中央派遣,从延安回到家乡,成立寿县东南乡各界抗日后援会,这是抗战以来寿县成立的第一个以共产党为主的抗日群众团体。

1938

15日,李品仙率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军部由徐州移驻寿县,同年发生盗掘李三孤堆楚王墓案。

1月,中共安徽工作委员会在寿县杨家庙(今属长丰县)成立,曹云露任书记,张如屏任组织部长兼统战部长,宋天觉任宣传部长。工委在寿县、霍邱、六安、合肥、凤台等地恢复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

2月,中共安徽工委书记曹云露到霍邱成立中共霍邱特支;接着到六安恢复党组织,先后成立了六安特支、六安县委。

3月,安徽工委在杨家庙成立皖北抗日游击支队,张焕亭任支队长,张如屏任副支队长(政委)

4月,中共安徽省工委在六安成立,原安徽工委撤销,改为中共寿县中心县委,曹云露任书记,涂仲庸任组织部长,董积贤任宣传部长,领导寿县、凤台、合肥等县党的工作。

4月初,安徽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在寿县保义集成立,驻寿县、霍邱、颍上等地。石寅生任总指挥。

春,仇西华、曹练白、曹伦等倡导组织醒狮话剧团宣传抗日。共产党员宋德渊,董积贤带头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小甸集抗日自卫队。

5月,皖北抗日游击支队改为凤阳抗日游击大队,由张如屏、涂仲庸等率领,袭击了由日军占领的凤阳县城。同月下旬,凤阳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安徽抗日自卫

军第一路军的直属第三大队,曹云露任大队长,并在队内建立党组织。

5月,国民党县政府迁至戈家店陈景南家。

6月,撤销中共寿县中心县委,成立皖北中心县委。

64日,寿县城首次沦陷。

同月,县境东南铁路沿线的下塘集、水家湖及吴山庙被日军占据。

7月,曹云露、赵筹率领自卫军第一路军直属第三大队收复县城。

同月,寿县抗敌后援会改为寿县民众动员委员会,设于保义集,石寅生任主任委员,共产党员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

8月,安徽省工委派黄岩在霍邱县河口集召开寿县、六安、霍邱三县党的会议,成立中共寿六霍中心县委。月底,寿六霍中心县委机关由河口集迁到寿县隐贤集,改名为中共皖北中心县委,书记黄岩,组织部部长涂伸庸,宣传部部长董积贤,军委书记曹云露。

9月,国民党县政府由戈家店迁回城关。

11月,中共寿县县委成立,书记涂仲庸,委员刘鸿文、董积贤、曹树屏、徐为政、曹伦。

是年,杨海波在茶庵集精神庙造枪,发开青抗队员。

同年冬,省动委会委托第八工作团在寿县成立,团长先后是董积贤、曹定律,副团长徐康明。中共寿县县委在该团秘密成立了党支部。

1939

2月,中共安徽省工委撤销,成立鄂豫皖边区党委,并组成皖东工委,寿县归属皖东工委领导。

3月,石寅生宣布安徽抗日自卫军第一路军被迫宣布解散。郑抱真的二支队加入新四军四支队。第三直属大队以石家集、保义集、众兴集抗日自卫队的名义进行武装斗争。不久,寿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赵筹率队撤到皖东抗日根据地。

春,县动委会由保义集迁回城关。

7月,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政治第三中队(简称政三队),在何德润的率领下到达寿县,进行抗日民众动员宣传工作,政三队秘密建立党支部,书记李德观。

9月,重新建立寿县县委,马曙任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子均任宣传部部长,张正杰任统战部部长,徐宏谷任民运部部长。

秋,寿县县委组建方和平游击大队。游击大队活动在瓦埠、大井寺一带,大队长方和平,副大队长李伯祥,政委石坚;下设3个中队。一中队长张德华,二中队长曹云鹤;三中队长张义三(张耕),游击队有300余人。

9月,国民党寿县县政府由城关迁至堰口下岗子王玉如家。

10月,新四军军部副官魏立成回家乡杨庙动员董完白组织青年参加抗日队伍。董在当地招收60多人,到青龙厂参加新四军。后来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特务营,董完白任营长。

11月2日,寿县城第二次沦陷。

12月,日军退出县城,县政府迁回城关。

1940

1月,李品佩下令解散动委会及工作团,国共关系进一步恶化。

年初,县委组建杨守望先游击大队,杨守先任大队长,有队员300多人,随县委活动。

2月,驻寿县的省动委会、政三队以及在寿县工作的共产党员与进步人士分批撒离,县长何德润弃职,也跟随撤离,到皖东参加新四军。

同月22日,县委书记马曙与县委统战部长张正杰等人智取国民党县政府放在众兴区公所的100多支枪,运往青龙厂支援新四军。

35日,县政府迁到保义集。

3月,县委组建杨海波游击大队,队员100多人,活动在茶庵集一带。

329日,方和平、杨守先两个游击大队在张店伏击国民党缉私队顽军100余人,缴枪100余支。不久,这两支游击队转移到皖东抗日根据地,编入新四军新八团。

412日,日军第三次攻陷寿县城,安徽省保安第九团官兵奋勇抵抗,大部殉国,团长赵达源牺牲。

5月,苏皖省委指示马曙率寿县县委撤离寿县,转移到皖东抗日根据地。

是月,新四军第八团成立。同年10月扩编为江北游击纵队第3团。

1941

6月,新四军二师六旅十八团政治处主任杨效椿率领十八团四连指战员进入寿县开展游击战争,同时成立寿县军政委员会,杨效椿任书记。寿县县委领导的游击队配合十八团,四连袭击国民党设在大顺的河东办事处、孤堆集、大城子、大井庙的国民党守军,攻打驻杨公庙的日伪军,收复杨公庙。

7月6日,为纪念抗日战争4周年,十八团四连率军民在白桥湾与下塘集之间破坏敌人公路数里,割电线数百斤。

9月,十八团四连攻打驻杨家庙的伪军。新四军十八团副参谋长方和平率第三营从淮南路东到寿县配合行动。次日被日军包围,方和平在突围时牺牲。

9月16日,十八团四连攻打驻扎在杨家庙的伪军。

9月23日,新四军十八团副参谋长方和平率第三营从路东来到寿县配合行动,在寿县王集召开了由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大会。于次日拂晓前被敌包围。因寡不敌众,方和平在撤退时壮烈牺牲。

10月,日军在伪军的带领下,向四连驻扎过的村庄进行疯狂"扫荡",并在庄墓桥建立据点。四连在蒋店附近伏击敌人,伪军队长以下40余人被俘,缴长短枪30余支。

119日,十八团团长陈庆先率两个营到寿县活动,至13日在倪大郢全歼国民

党顽军一个中队。

是年,寿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在涂拐建立,乡长陈克非,指导员宋德渊,乡大队有10余人枪。

1942

3月,县委书记马曙奉命到路东根据地工作,原定远县委书记陈世新接任寿县县委书记,不久在董杮园执行任务战斗中牺牲,杨效椿兼任县委书记。

3月26日-30日发生在寿县东南的炎刘、双庙、李山、三义、双枣抗日战斗。此役前后五天,桂系一七二师浴血奋战。

6月,以十八团四连为基础,整合部分区队和县游击队,在涂拐宣布成立新四军淮西独立团(又称寿县独立团)。淮西独立团团长由李国厚担任,副团长赵筹、政委杨 效椿,政治处主任王善甫。

714-18日李山庙战役,国军一七二师516团毙敌田川少佐一名,敌伪伤亡达四百余名。

9月22日,王济川、陶作舟等勾结国民党桂顽偷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三区,区长董完白带领董善云、董吉升、董吉恕、董光炎、颜礼胜等7名战士进行还击,由于寡不敌众,董吉恕、颜礼胜、董吉升、董吉权等先后壮烈牺牲。

秋,驻杨家庙地区的绥靖队派出一个排由袁姓排长带领到大程集锯树,淮西独立团闻讯后,杨效椿政委率部前往截击,取得胜利,打死5个日本兵。

以徐庙为中心建立了二区,区委书记由县委宣传部长曹云鹤兼任,区长董完白,副区长由陈克非兼,辖禹庙、仇集、长岗、王集、尹集等乡。

初冬,国民党顽军骚扰驻扎在义井的淮西独立团,独立团进行反击。由于国民党后续部队赶到,将汪制均率领的四连包围,四连经奋力拼杀,终于冲出重围。四连党支部书记司农和1名战士牺牲,敌伤亡10余人。

11月,寿县抗日民主政权——寿东南办事处成立,办事处主任由赵筹担任。办事处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基本上随军行动。

1943

2月,中共路西地委决定成立中共寿(县)六(安)工作委员会,由赵凯任书记,活动于寿县、六安、合肥、霍邱4县交界地区。

5月中旬,淮西独立团粉碎日伪军对寿东南根据地的“扫荡”。

7月,淮西独立团攻打杨公庙,全歼伪军一个连。

同年秋,驻朱集的日伪军到王集抢掠时,淮西独立团迎头痛击,打死日本兵37人,俘虏日伪军90多人。

9月,路西地委决定成立寿六武工队。

11月,淮西独立团粉碎日伪军对寿东南根据地的“扫荡”。

同年冬,在寿东南办事处基础上成立寿县抗日民主政府,赵筹任县长。民主政府设在禹庙岗。

1944

11日,日伪军分兵八路围攻禹庙岗,淮西独立团掩护县政府和人民群众突破包围。

222日,淮西独立团攻打三和集伪军。

3月,中共寿六工委及其领导的寿六武工队完成使命,撤回到皖东根据地。

同年秋,淮西独立团在县委和游击队配合下,智取杨老圩伪据点。

1945

春,建立寿怀区,区委书记赵,区长方振。

8月,寿东南抗日武装和淮西独立团先后攻克或收复拓塘集、朱家巷、水家湖、余家集和大小孤堆集,将路东和路西根据地联成一片。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寿东南抗日武装及淮西独立团奉命担任淮南线部分日军据点的受降任务。

寿县各界游行集会,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