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五化”进程 实现绿色和谐发展

发布时间:2015-04-16 16:59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熊文田 浏览次数: 字体【  
 

——寿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更是寿县抢抓机遇、全面谋划“十三五”规划之年。在中共寿县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确定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南工北旅生态县”为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快、提质增效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强基固本、务实为民,加快推进工业核心化、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旅游市场化和文化特色化,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和谐发展。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加快“五化”进程:
  加快推进工业核心化。强化工业首位意识,坚持领导力量向工业倾注、政策项目向工业倾斜、资源要素向工业集中。壮大工业平台,全力推进新桥国际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各项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县工业园区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加大园区企业清理力度,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抓紧启动九龙、双桥拓展区建设。大力推进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引进培育一批初创型小微企业。突出扶优壮强,完善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加大民营经济扶持力度,设立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和放大效应。坚持重点企业帮扶制度,健全企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鼓励支持有实力企业进入“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担保难、筹资难矛盾。重点推进电子电气、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及食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扶持国能生物质发电等一批亿元以上骨干企业做优做强。引导乾元管业等企业达产进规。鼓励建淮管业等年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不断壮大。加快推进国电团山风电场等项目尽快投产达效。鼓励全县规模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开设网上交易窗口。注重创新发展。强化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能力。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开拓市场,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积极培育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坚持城镇化带动战略不动摇,强力推进县城发展、集镇改貌和美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对外形象。以“多规合一”规划为引领,紧密衔接济祁高速、商合杭高铁、江淮运河等重大项目规划,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重要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进一步优化城镇供电、通信、交通安全和防洪等各类专项规划。以县城建设为龙头,按照“打通干道、完善配套、铁腕管理、提升名城”的总体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古城道路、街区恢复整治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寿蔡路、寿春路两侧、商合杭高铁等项目用地搬迁。加快推进寿春路、寿蔡路拓宽和宾阳大道北段及双桥路、安丰路、滨湖大道、济祁高速寿县西连接线等主干道建设。加快寿滨小区二期、城南小区、明珠小区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县二中、三中、实验小学搬迁入驻新校区。推进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寿春公园、新城区农贸市场、交通安全、公交枢纽及站台、垃圾综合处理、给排水和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新城区防洪排水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全面启动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县城、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申创工作。以美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中心集镇为支撑,在规划修编、建设管理、环境整治、产业培育等方面多用心,引导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向集镇集聚。成立3个城管执法分局,不断提高中心集镇吸引力和向心力。全面完成2014年10个中心村建设任务,启动并加快实施2015年10个中心村规划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紧紧围绕环境整治,坚持高位推动、城乡联动、全民行动,扎实推进“三线三边一城一地”环境综合治理和新老城区“六个专项行动”。推行网格化、精细化城市管理模式,整合管理资源,优化职能配置,加快构建数字化、信息化大城管格局。加快建立城乡环卫保洁长效机制,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进一步建立部门联合执法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出租车、公交车运营管理机制,长期巩固非法营运载人电动车取缔成果。以加快服务业发展为引擎,着力打造以连锁超市、购物中心、酒店餐饮、专业市场为重点的县城商业聚集区。积极培育健康养老、物业物流、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鼓励发展项目策划、电子商务、金融担保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工业化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思维来经营农业特色资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用科技武装农业,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和良种良法配套,打造优质绿色稻米品牌,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再创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扶持发展蔬菜、席草、水产、畜牧、林果等主导产业,加快瓦埠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和迎河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安丰塘综合开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优先向主导产业和园区倾斜。重点打造食品深加工冷藏冷链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纺织和服装加工产业。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培育发展力度,强化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对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大力实施杨西分干渠、河岔埠分干渠等水利改造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土地整治项目,新增高标准农田30.4万亩。
  加快推进旅游市场化。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办”,做好旅游市场化文章。全面启动寿春古城暨八公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活动,全力打造“山、水、城”旅游格局,把景区打造成为文化繁荣、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的全国著名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参与核心景区、景点开发,推进旅游市场化进程。启动寿州古城区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加快寿春城遗址公园核心展示区建设,适时启动护城河贯通、四角塘公园、船官湖、东台湖建设;实施重点景区、景点提升工程,完善景区道路、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宾馆、饭店、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创建一批特色旅游乡镇和星级农家乐,认证授牌一批旅游饭店和旅游定点购物场所,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深化与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地区旅游合作,精心策划、推介寿县一日游、两日游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县旅游开发公司职能,推动全县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旅游管理队伍、导游队伍、营销队伍建设,制定旅行社招徕游客奖励政策,不断提升旅游宣传推介水平。
  加快推进文化特色化。坚持传承、保护、融合、利用寿县独特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地域特色文化精髓,走文化特色化之路。突出文化遗产保护。认真做好安丰塘、孔庙、清真寺保护规划编制及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评审、报批工作;适时推动淮南王刘安陵园和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完成寿县古城墙西门复建、城楼陈列布展、刘少海故居修缮和熙春台抢救维修工程,有序推进古城墙申遗工作;传承利用好正阳关抬阁肘阁、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积极谋划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影视传媒等重点产业,引导扶持书画、豆腐、紫金砚等特色产业,适时启动中国豆腐文化园等项目建设,编辑出版《文化寿州》系列丛书,组织创作一台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地域风格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节目。突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和曹渊故居复建,建设廉政文化园,努力创建省级廉政教育基地和安徽省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推动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
  在加快推进“五化”进程的同时,寿县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生态县”营造良好环境。
  突出绿色发展。紧紧抓住全市绿色发展试点县机遇,推进绿色生态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构建以优质高效农业、新型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绿色产业体系。建立完善绿色生态发展项目库,对绿色重点工程及绿色发展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节能技改,严把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关。着力抓好城乡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强力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着力整治农村面源污染。继续抓好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扬尘污染和工业废气综合治理等工作。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加快推进瓦埠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
  加快项目建设。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干部用项目说话、项目为干部说话”,进一步完善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强化项目调度考核。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集中谋划编报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强基固本的重大项目,谋划项目投资总额900亿元以上,确保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项目笼子。主攻项目落地和绩效产出,推进济祁高速寿县段及四条连接线建设,力争商合杭高铁寿县站、江淮运河寿县段、寿西湖行洪区调整改造早日开工,加快推进长丰至固始公路寿县段前期工作,完成220千伏新桥输变电、瓦埠湖提水泵站、李台至石集道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实施各项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继续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巩固教育学区改革成果,不断提高公共教育均等化水平。多渠道推进创业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着力推进精准扶贫。深入推进平安寿县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交通、校园等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扩大开放合作。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严格项目准入机制,加大与央企、名企对接力度,围绕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继续强化领导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精准招商和以商招商,努力在招大引强、招商选资上实现新突破。深化与合肥市结对合作, 积极参与航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努力在园区共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资源、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时代在召唤,人民在期盼,全县上下跃马扬鞭,为加快 “五化”进程,实现绿色和谐发展,建设“南工北旅生态县”而不懈努力着,奋力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