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5-04-02 00:00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寿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寿县统计局

(2015年3月30日)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团结拼搏,奋力追赶,保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9万人,其中:男性74万人,女性6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2]11.89‰,比上年下降0.08个千分点;死亡率5.24‰,上升2.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65‰,下降2.11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102.1万人。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GDP)1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44.8亿元,增长7.2%。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8872元(折合1444美元),比上年增加56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1208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35.2︰28.9︰35.9变化为2014年的34︰29.7︰36.3。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3.8%。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 

指         标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

1233944

7.5

第一产业

419861

4.6

第二产业

366216.8

11.9

  其中:工业

293185.8

12.8

第三产业

447866.5

7.2

  其中:运输邮电、仓储业

71377.4

8.1

批发零售业

94141.4

8.1

住宿和餐饮业

24803.1

7.4

金融业

24841.6

12.3

房地产业

61159.7

6.2

营业性服务业

34954.9

10.0

非营业性服务业

136588.4

4.8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9.7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3.84万人,同比下降8%;第二产业16.91万人,增长6.4%;第三产业19.04万人,增长16.9%。2014年末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2.32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239元 ,同比增长14.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2%。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49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10.57万公顷,增长1.3%;稻谷面积11.3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7%;油料面积0.64万公顷,下降15.8%;。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1.9亿元,增长6.8%。粮食总产量达146.1万吨,同比增长4.4%。油料产量2.28万吨,下降7.3%;棉花产量4866吨,增长7.4%;稻谷总产量89.86万吨,同比增长4.8%;蔬菜、席草等其他经济作物继续平稳增长。

      2014年林业实现总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造林面积16360亩。牧业总产值30.2亿元,增长1.7%。全年肉类总产量14.7万吨,增长0.2%。水产品产量9.7万吨,增长2%。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95.2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6246台。全年化肥施用量93.2万吨,与上年同比下降3.7%。农村用电量30258万度,增长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3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4]实现增加值20.42亿元,同比增长13.8%,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8.3︰31.7变化为68.1︰31.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1339万元,同比下降4.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0.12亿元,增长13.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3004万元,增长26.4%。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204250               

13.8   

其中:轻工业 

139003

14.3

        重工业

65247

12.6

其中:股份合作企业

201246

13.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004

26.4

其中: 国有控股企业

11339

-4.5

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

37225

22.3

      在统计的19个行业类别中,全年总产值实现增长的有15个;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22.1%,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6%,纺织业增长16.6%,皮革、羽毛及其制品业增长44.3%,木材加工和木、竹、藤、草制品业增长1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2%。累计产销率98.7%。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纱、服装加工、白酒、鲜冷藏冻肉和太阳能热水器分别比去年增长53.9%、2.5%、221.2%、29.3%和60.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食用植物油

50168     

2.5

鲜、冷藏冻肉            

11575

29.3

冷冻水产品

6758

-6.0

28518

53.9

服装

万件

482

2.5

白酒

千升

1325

221.2

水泥

万吨

58.8

-8.6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107

-25.7

太阳能热水器

万平方米

2.99

60.8

      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0.8%,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24亿元,增长11.3%;实现利税62781万元,其中:利润42604万元。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3031万元,增长8.2%。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89412万元,增长13.2%,实现利润总额2576.6万元,增长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9.9万平方米,增长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2.19亿元,增长17.8%。其中:项目投资105.9亿元,增长17%。工业、交通、城镇建设等行业投资进一步加强。全年第一产业投资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2%;第二产业投资39亿元,增长3.2%,其中:工业投资39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投资72.65亿元,增长19.1%。

2014年项目投资分行业投资额及增幅

                                       单位:万元

 行  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1、农.林.牧.渔业

105428        

113.2

2、制造业

330648

-3.4

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59252

67.5

4、批发和零售业

37173

705.3

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36867

-13.3

6、住宿、餐饮业

26805

-50.8

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2610

-

8、房地产业

150241

40.6

9、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10012

83.5

1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16500

108.2

1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96380

121.4

1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860

-

13、教育

39077

85.6

14、卫生和社会工作

17984

-25.3

1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971

-80.8

16、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1891

82.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县房屋销售面积41.5万平方米,增长38.6%;实现房屋销售额14.6亿元,增长46%。

      五、内外贸易、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6亿元,增长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5亿元,增长15.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59亿元,增长12.2%;住宿餐饮业零售9.1亿元,增长13.8%。限额以上零售额5.1亿元,增长6.3%。

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4392万美元,同比下降1.4%,其中出口额4381万美元,下降1.4%。

全年共接待游客394万人次。景点门票收入2453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53亿元,增长13.6%。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713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414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中:电信业务总量33364万元,增长1.2%;邮政业务总量5050万元,下降12.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8.46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7.94万户,公用电话3229部;移动电话用户43.74万户。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37万户,增长14.1%。

      七、财政、金融业

      全年实现财政收入90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309万元,增长16.9%。总收入中非税收入比重14.6%。在地方税收中,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继续增长,营业税增长了15.1%,增值税增长25.2%,企业所得税增长32%。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财政支出43.49亿元,增长14%,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2.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475.4%,节能环保支出增长74.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7.17亿元,增长16.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6.86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增长16.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4.98亿元,增长2.3%;中长期贷款余额41.61亿元,增长31.4%,中长期贷款中个人贷款余额29.44亿元,增长36%。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4年,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17844人。普通中学84所,招生数20000人,在校学生数62766人,毕业生数20057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7701人,初中在校学生45098人。小学252所,招生数13367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9.98%。普通高等院校1所,专任教师97人,在校学生1033人,毕业学生710人,招生人数510人。

      2014年专利申请数1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33件。专利授权112件。全年通过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1个,新认定市级科技专家大院1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1家,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2014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馆藏图书47万册(含电子图书)。县级广播电台1座,乡镇文广站25个,播放稿件12100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和转播台2座,播发电视稿件2290篇,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56个,其中综合医院6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843张,增长40%。卫生技术人员2317人,增长3%,其中:执业医生和执业助理医生872人;注册护士870人,增长12.5%。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111.3万人。

      2014年,全年共举办全民健身运动8次,参加活动人数1712人次,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1次,参加县级以上运动会人数76人次。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84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10143元,增长7.7%,经营收入增长11.8%。人均消费性支出13241元,增长10.0%。其中,食品支出5976元,增长8.1%,衣着增长5.1%,居住增长9.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增长15.5%,医疗保健增长20.5%,交通通信增长9.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增长17.2%。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1平方米。

      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2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工资性收入1534元,增长11.2%,经营收入增长16.5%。人均消费性支出5972元,增长10.1%。其中,食品支出2605元,增长9.9%,衣着增长8.4%,居住增长14.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增长5.2%,医疗保健增长8.7%,交通通讯增长6.9%,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增长15.4%。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平方米。                                                                               

     2014年,全县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3562.9万元,比上年增长14.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0239元,增长14.1%。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14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3127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20041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536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4.2万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111.3万人。2014年末,农村低保人数44327人,较上年增长8.4%,人均月补差额119元;城镇低保人数6729人,人均月补差额254元,较上年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876人。

      十一、环境保护

      2014年,全县征收排污单位202个,征收排污费总额374.5万元。污染治理资金合计4194.9万元,同比增长5.38倍。环保补助资金150万元。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75.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2%。电力消费量下降3.57%。单位GDP能耗下降3%。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使用计生数据计算。

             3、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2011年国家统计制度改革,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 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和房地产投资。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