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镇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解读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着眼五年、立足当年,围绕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粮食总产稳定。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高质量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扩量提质。全力落实帮扶企业和减税降费等系列政策,坚持“四送一服”机制,完善“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信贷工作效率,努力实现新增贷款6000万元以上。加大外出招商力度,充分展示瓦埠镇区位优势,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加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以“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借助引江济淮港口平台,谋划推进仓储物流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三变”改革,抓好承包地确权登记成果应用。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余集、魏荒高标准农田建设,争取2023年高标农田提升项目,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力争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个以上。拓展农业功能,重点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链,探索与合肥农产品批发市场签订供需订单,实现农产品生产订单化。加强与温氏养殖合作,强化生猪保供。新增土地流转8000亩,稳定农业综合种养。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突出农旅产业打造,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参与第三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一批特色乡村观光旅游。充分发掘瓦埠特色饮食文化,规范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引导本地龙头餐饮企业走品牌化、连锁化发展路线。
2.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重点项目为抓手,高位推动行蓄洪区迁建、养老服务中心、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高质量完成,不断提升集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力,加快推动农民向集镇聚集。继续实施好“四好农村路”、“最后一公里”等农田交通项目。配合完成皮桥、老人桥等桥梁建设任务。加速推进唐老圩大桥连接线道路及桥梁涵闸建设工程,为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贡献交通力量。完成自来水取水口新建项目,加强周边环境治理和管护,进一步提升我镇自来水保障能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力争瓦埠中心卫生院搬迁、行蓄洪区安置点幼儿园建设、公交车站、污水处理厂等公共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水利设施规划,以规划引领上级项目和资金的不断投入,切实提升我镇水利设施应对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的能力。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精准防贫监测预警机制,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非贫困人口致贫。借力乡村振兴产业政策,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构建可持续的产业振兴长效机制。利用乡村振兴基础建设资金,不断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促进规模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坚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挖掘瓦埠的地域优势,发展特色农牧业,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农村水、电、路、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瓦埠。着力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4.深化重点领域工作。疫情防控常态化,紧绷思想之弦, 保持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行,持续夯实责任制,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疫苗加强针接种率,切实构建3岁以上人群免疫屏障。耕地保护网格化,深入开展田长制工作,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持续加大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力度,严格落实农村建房“八不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占地行为,坚决做到“零容忍”。环境整治长效化,持续推进“三大保卫战”,扎实开展农村“三大革命”,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一村一周一组”的工作思路,力争在上半年完成全镇整治工作任务,并随即转入常态化工作模式。加强环卫公司监管,确保全镇生活垃圾及时清运。持续高压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确保实现全年禁烧“零火点”目标。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监督长制等工作,全面改善镇域生态环境,严惩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5.增加人民幸福感。一是精心实施好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完成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民政关怀,重点关注五保低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持续做好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二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继续改善中小学校办学条件。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落实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三是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升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健康管理水平,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持续提升镇中心医院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四是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质。
6.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安保工作。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导节约粮食,抓好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做好依法行政和“八五”普法工作。创新综治和信访工作模式,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推进农机、邮政、档案、消防、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走好赶考路,奋进新征程,必须努力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府。
1.对标对表强化政治建设。要在镇党委的带领下,把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践行“两个维护”发自内心、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充分体现在忠诚尽职中。自觉在全局中思考谋划工作、大局下推动落实工作,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2.依法依规深入践行法治。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努力把各方面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真招数”。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加强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深化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全镇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法治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底色。
3.全心全意履行为民宗旨。要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心中永远装着人民、工作一切为了人民,用情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困难我来解决。以工作用力换群众省力、以服务用心让百姓省心,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政府就在身边、服务就在身边。
4.从严从实建设廉洁政府。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精打细算做好预算安排,强化支出管理,将更多财力用于保民生、补短板、促发展。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以实际行动和崭新形象,展示新赶考路上忠诚的人民服务员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