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河镇:秸秆打捆变废为宝促增收
金秋时节,在迎河镇双碑村收割后的农田里,处处可见轰隆作响的秸秆打捆机以及打好的秸秆捆,随着机械一声轰鸣,地面上准备好的秸秆被打捆机卷起,一会功夫便变成了一捆捆圆团,在田间整整齐齐等待装车。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副产品,若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这也是影响到当地农作物丰收后的老大难问题。今年秋收以来,双碑村通过微信群、村广播、群众“板凳会”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全村群众充分认识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秸秆打捆离田。
“我们村今年小麦种植任务7400亩,现已打捆离田近4000亩。”双碑村村委主任刘中芹说道。双碑村因地制宜,培育本村大户,给予秸秆打捆补助,鼓励多打捆、快打捆,及时搬离田间,同时搞好服务、帮助解决在一线作业时遇到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本村景昌合作社负责人李景昌说:“我去年尝到秸秆打捆的好处,集中收了9000多捆,直接收入10万多元,今年最近天气持续晴朗,我要大干一场。”在小欧郢村民组秸秆打捆现场,村民们纷纷纷点赞,村民组长周汝所说:“以前秋收后满田的秸秆让人很头疼,既影响农业生产,又可能引发火灾,现在通过秸秆打捆离田,地里也干净了,不用担心着火,我们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
通过集中打捆离田,从源头上减少了秸秆焚烧隐患,保证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既提高了秸秆利用率,又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有力促进当地群众开展秋种工作,为来年农作物增产增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