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口镇简介
窑口镇濒临瓦埠湖畔,位于寿县城南10公里处,毗邻寿春镇,南与堰口镇、陶店回族乡接壤,东与淮南市及长丰县隔湖相望。全乡耕地面积6.5万亩,人口3.4万,辖9个行政村。203省道纵贯南北,地理条件独特,水产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在“加快发展,富民强乡”目标的感召下,窑口乡以“生态、政策、服务、诚信”为宗旨,利用本乡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目前,镇机关内设党政办、计生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及群团组织;事业单位主要是农业站(所)即:农经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畜牧水产站、文广站、财政所、水利站等。当前全镇广大干群正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机遇,紧紧围绕在乡党委、政府的周围,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一个经济腾飞、社会安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新星在县城南郊冉冉升起,并将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窑口镇历史沿革及概况
窑口镇濒临瓦埠湖,位于寿县城南10公里处,地理位置坐标:东经 116°41’--116°54’北纬32°22’--32°22’。东濒瓦埠湖,与淮南市及长丰县隔湖相望,西连双桥镇、安丰塘乡,南邻堰口镇、陶店回族乡,北界陡涧河与寿春镇毗邻,全乡总面积为144平方公理。现有耕地面积6.5万亩,人口34029人。辖8个行政村和1 个居委会,共有274个村民组。203省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该乡地理条件独特,水产资源丰富,经济环境优越。 `
窑口乡因窑口集得名。窑口集,古称姚家沟,后称姚沟,原为陡涧河渡口小店,因渡口附近商贸繁荣后渐形成集市,大约形成于清代中期,光绪16年《寿州志》有姚沟集之称,后演称窑口集。1949年在此设窑口乡,1958年成立窑口人民公社,1960年并入堰口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窑口人民公社建制,1983年改社为乡,1992年和陶圩乡合并成窑口乡,辖19个行政村和1个街道,人民政府驻地为窑口集,2007年村级区划划调整后合并为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2023年调整为9个村。
窑口镇地处沿淮平原,地形平坦,西高东低,地面平均海拔在24米左右。东北为瓦埠湖河湾洼地。全乡有15个行政村沿湖,洪涝灾害频发,1991年和2003年均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给全乡群从生命财产安带来极大威协。此外本乡还遭受过雷电及龙卷风袭击。该乡全年平均气温为15℃,最热月(7月)平均为28℃,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0.8℃,年降雨889毫米,无霜期为214天。土壤系黄棕壤、水稻土、潮土、砂礓黑土。
窑口镇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早在1926年薛卓汉在窑口集党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窑口集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以窑口小学为活动中心进行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陈如宝在窑口一带组织游击小组进行武装斗争,曹云露领导的抗日自卫第一军第三直属大队驻扎窑口集抗击日寇。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富民强乡、全面建设和谐窑口”目标的感召下,窑口镇利用本镇区位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狠下功夫,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广阔前景。全镇农业以生产小麦、水稻为主,油菜、豆类及棉花等经济作物为辅。随着全乡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近年来畜牧水产养殖也在不断壮大。2007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了1.6亿元,粮食总产8.4万吨,油料总产552吨,棉花总产达140吨。水产品产量达1296吨,畜牧业总产值达1112万元。通过近几年的调整、充实、提高,全乡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地发展,抵御市场冲击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全乡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62户,民营企业25家(分布在寿六路民营经济长廊的有1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年纳税5万元的民营企业4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抢抓机遇,筑巢引凤是乡党委政府的目标。总投资1000万元的寿县浙慈打火机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万元的光辉皮具厂、山东客商投资600万元的窑口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6000千万元的真武万头养猪场及投资500万元的粮台野猪场等一批招商企业先后落户窑口,招商引资呈现可喜的局面。
镇政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组织,主要职能是管理和服务全乡农村、农业和农民,主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建设和谐新窑口,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1.维护全镇社会稳定。开展普法教育、刑事案件的预防、民事纠纷的调解、群体性事件的控制和处理、群众上访、防偷防盗、反邪教等。
2. 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是围绕如何富裕农民、增强乡镇财力这两方面,如是农民收入的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农村闲置劳动力的转移、招商引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民收入抽样调查等。
3.统筹全镇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农村生产救灾、农民生活救济、农村低收入家庭生活保障、农村现役军人补助、烈军属伤残军人优抚、敬老院管理、农村殡葬改革、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等。
4.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村村通”工程建设和养护、村庄规划整治、农村沼气池建设、人畜安全饮用水、改水改厕、防汛抗旱、农民种粮补贴、集镇建设和管理、农村垃圾的处理、农林作物和畜禽病虫害防治等。
5.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有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农村民主政治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指导好村民委员会工作、民兵训练、征兵等国防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
6.其他工作:主要指阶段性工作,如乡党委政府、村两委的换届、人畜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人口普查、农业普查、林权制度改革等。
窑口镇机关内设机构及工作职责
党政办公室负责党委、政府日常事务和机关后勤工作,负责党建工作,人武工作,纪检、监察等综合协调工作;承担公文处理,材料撰写,年报统计,信息处理,人事编制,信访接待,邮政,通信,旅游等工作,协调好各办公室的关系,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协调做好人大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招商引资、农业、私营企业、村镇建设、公路交通、安全生产、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供电、国土资源管理、财贸、商贸流通、扶贫开发、质量监督、发展改革、工会等工作。负责制定农业、个私企业、发展计划、村镇、道路建设规划、指导和协调涉农事业单位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科教、文卫、体育、政法、民政、民族宗教、统战等工作。
计划生育办公室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兑现落实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独生子女死亡伤残的调查认定工作;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完成人口控制目标。
政务服务大厅负责有关行政审批的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实行“一站式”服务,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窑口镇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
(1)农业综合服务站:负责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加强对农村基层农业科学教育,制定农科教规划;组织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实用技术推广和各种病害防治;编制并组织实施乡种植技术推广计划,实施本地重点农技推广项目;负责农机技术普及,指导农业工程及农田机械化生产;进行农业方面的相关技术培训;提倡植树种草,搞好绿化保持工作;负责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定期加强水利兴修,搞好乡镇水利工程规划和宣传。
(2)土地与村镇建设服务站:负责落实小城镇建设管理工作,搞好乡镇规划建设和相关建设项目选址、技术咨询等;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监督检查区域污染治理工作,搞好乡镇环境卫生;负责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承担土地资源调查、荒土地开发规划编制及土地勘测定界、土地管理信息公布等工作;负责乡镇的房屋登记、管理工作;负责乡镇辖区内道路管理工作,保障畅通,搞好道路建设和乡镇道路规划工程。
(3)文化广播服务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文化艺术、新闻宣传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乡文化事业发展目标,编制并监督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管理乡文化艺术事业;指导协调、监督乡镇广播电视系统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制定乡镇广播电视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4)镇财政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政、预算、税收、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编制乡财政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草案,执行批准的财政预算,编制乡财政决算,管理和监督乡各项财政收支,负责财政资金的调度和拨款;负责乡预算外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乡各单位财政制度、财政纪律执行情况,指导监督乡镇企业及农村经济组织的财务工作。
(5)农村经济管理站: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搞好村财乡管工作。
(7)计划生育服务站: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计划生育科学知识,负责开展计划生育技术、优生优育技术和节育新技术等方面的科技引进推广活动;做好地方卫生防疫、地方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监督等工作,承担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健康教育的宣传等工作。
窑口镇人民政府办公地址:寿县窑口镇政和街
办公时间:国家法定工作日,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办公电话:4429000
邮编:23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