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双庙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主要内容
《寿县双庙集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
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本规划层级分为镇域、镇政府驻地两个空间层次。双庙集镇全域国土空间范围,镇域总面积9200.95公顷。涉及双庙村、邢铺村、迎河村、埝东村、吴岗村、民生村、周岗村、公庄村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主要位于双庙村和公庄村,规划范围包含镇政府驻地集中建设区,城镇开发边界面积67.61公顷。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发展定位
依托区位优势、基于政策红利、秉承产业特色,将双庙集镇打造为:“寿县东南部特色现代化农业示范点、淮南市东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目标为:以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为核心,打造以种养结合、农产品加工、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为特色,兼具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电子商务功能的农贸型生态宜居城镇。
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根据上位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乡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现状条件及规划任务,制定在空间底线与安全、空间结构与安全、空间品质与特色等三个方面的量化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三类。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下达的规划约束性指标,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落实三条控制线,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又不重叠不冲突。至2035年,镇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87.70;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786公顷。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以自然地理格局为基础,结合适宜性分析,合理构建生态屏障和廊道,明确开发保护区域、轴带,确定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确定“一心两轴、一带两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心”:集行政、服务、居住、商贸、工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全镇。
“两轴”:沿省道230沿线发展产业的镇域经济发展轴,以及沿县道刘安路2打造的农旅融合发展轴。
“一带”:围绕引江济淮航道、瓦埠湖、湿地构建的生态景观观光带。
“两区”:城镇综合发展片区和现代农业发展片区。
四、村庄布局优化
1.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确定“镇政府驻地—中心村—自然村”的3级镇村体系。
1)镇政府驻地:双庙集镇镇政府驻地是双庙集镇的党政机关所在地,全镇的
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承担着全乡的管理职能、工贸职能、服务职能和居住职能;
2)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承担基本乡村公共服务及支农服务功能, 有一定的服务范围。中心村是“村两委 ”驻地, 按标准建设服务设施,吸引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3)自然村:为农民居住的集聚点,承担农村基本生活职能,主要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
2.村庄分类引导
1)行政村分类
结合镇域内行政村发展现状,衔接《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村庄分类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0-2035年)》落实行政村分类。最终确定双庙集镇村庄分类主要涉及城郊融合类、其他类,其中城郊融合类1个,双庙村;其他类7个,分别是公庄村、周岗村、邢铺村、吴岗村、迎河村、埝东村、民生村。
2)自然村分类
按照安全优先、适度集聚、配套完善、服务生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镇域内各自然村分类,其中:提升型村庄40个,稳定型村庄182个,收缩型村庄25个,撤并型村庄4个
五、镇政府驻地规划
1.功能结构
规划功能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区多点”。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
绕双庙集镇人民政府及周边商贸区形成综合服务中心。
两轴:生活服务发展轴,产业综合发展轴
依托省道S230形成产业综合发展轴,围绕镇政府驻地南北向主干道打造生活服务发展轴。
三区:产业发展先行区、生活宜居区、综合服务区。
产业发展先行区:依托现有的双庙集镇的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规模提高发展质量,打造特色乡镇品牌的产业集群。
生活宜居区:基于优质生活环卫及良好区位,对片区进行人居环境提升, 形成西部生活宜居区。
综合服务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路网,新增商业设施,形成商贸综合服务片区。
多点:公共服务节点
以均衡布局的原则,依托乡镇卫生院、养老院、文化站、商业超市等形成乡镇公共服务节点,构建镇—村生活圈。
2.用地布局
规划双庙集镇镇政府驻地总用地规模为123.51公顷,其中涉及城镇开发边界面积63.93公顷。主要包含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留白用地以及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
居住用地:优化现状居住用地布局,结合镇政府驻地发展需求以及城镇开发边界,沿镇政府驻地主要道路集中布局新增居住用地,满足未来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居住需求以及预留居民安置空间。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瓦东循环路(老S230)两侧。规划居住用地51.21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41.46%。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依据社区生活圈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
局,根据发展需求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新建扩建,以实现镇域共享。规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8.39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6.79%。
商业服务业用地:保留现状主要道路、街巷沿线商业用地,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沿路两侧零售商业,并新增农贸生活超市等大型产业设施,提高综合商业服务功能。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14.63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11.85%。
工业用地:在现状工业基础上,扩大工业用地规模,形成产业发展集聚区,积极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乡镇振兴产业基地等产业项目。规划工业用地18.16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14.70%。
交通运输用地:完善镇政府驻地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交通运输用地13.23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10.71%。
公用设施用地:保留现状公用设施用地,新增一处自来水厂。公用设施用地0.32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0.26%。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结合闲置空地、现状小游园以及道路三角岛布局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总面积5.79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4.69%。
留白用地:在镇政府驻地集中建设区域中,为城镇未来发展功能控制留白的区域。留白用地总面积1.85公顷,占镇政府驻地用地总规模的1.50%。
非建设用地:规划范围内包含部分非建设用地,主要为陆地水域,面积为4.25公顷。
附图1:镇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附图2:镇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附图3:镇政府驻地国土空间用地布局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