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说明】关于《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
二、起草过程
按照要求,省市政府将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纳入对县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我中心组织人员先后赴阜南县、太和县和霍邱县开展调研学习,并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在太湖县召开的项目现场会,邀请了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总畜牧师吴宓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杨兴明赴我县开展工作指导,指导研究制定了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
方案起草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了国家、省市有关畜禽粪污整县推进项目工作要求,充分结合了我县畜禽养殖实际情况,书面征求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等12家单位意见。12月12日,副县长施性平组织召开了《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工作方案(2019-2020)》讨论会。经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方案讨论稿。
三、主要内容
《方案》分为5大内容。
1.基本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确保高质量完成我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
2.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大型规模场提前1年完成任务,形成整县全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良好格局。县域养殖布局更加合理,建立起明确的粪污收集、储运、资源化利用运行体系,实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比例不断提升。
3.工作进度。第一阶段:全面布局、明确任务分工。印发《寿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方案》,召开项目工作启动会。第二阶段:乡镇排查、完善直联直报系统。各乡镇对其辖区内的所有养殖场(户)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并确定需要整改的养殖场(户)名单,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阶段:养殖场现场勘查、调查建档。委托专业第三方团队对全县需要整改的养殖场进行详细摸底调查,整理出各个养殖场的改造升级设施设备具体内容。第四阶段:“一场一策”设计、奖补细则制定。委托第三方设计“一场一策”方案,形成设计方案与图纸;明确第三方处理中心的选址范围和粪便粪水处理模式;测算全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情况,结合国家奖补资金和政策制定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奖补细则。第五阶段:优化“实施方案”、上报备案。按照“一场一策”设计、畜禽粪污第三方处理中心可行性报告和奖补细则的测算结果进行“实施方案”的优化调整,经专家组审核,县政府行文后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第六阶段:全面启动养殖场设施改造。首先选择10家左右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的养殖场,通过现场指导、政策倾斜等方式打造样板、建立示范养殖场,按畜种召开现场会、明确整改任务和要求,确保质量和进度。第七阶段:巡查指导、组织验收。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财政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和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4-8个联合巡查技术指导和验收小组,督查指导各养殖场实施进度和质量,定期发布动态简报,对改造达标的养殖场及时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第八阶段:第三方审计。委托第三方审计单位,根据“一场一策”设计要求和第三方处理中心可行性报告对每个养殖场及第三方处理中心实施项目审计,形成审计报告。第九阶段:发放奖补资金。县财政局会同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按照审计报告和奖补细则,测算每个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中心的奖补资金,报领导小组批准,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给予奖补。第十阶段:资料归档准备验收。对全县所有改造后养殖场的整改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子项目 管理形式建档造册,形成全县养殖场及第三方处理中心永久管理档案,准备项目验收。
4.工作重点。一是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推行清洁养殖,促进畜禽粪污源头减量;二是实施项目带动,健全种养循环发展机制;三是畅通还田渠道,支持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四是严格执法监管,督促落实畜禽养殖主体责任;五是实行精准管理,提升信息化监控能力;六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5.保障措施。提出了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用地保障,做好宣传引导等5方面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