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发布时间:2024-02-27 11:36信息来源:寿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3年以来,县农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机关党建为引领,以深入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为重点,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党的建设

农机中心党委紧扣县委党建工作目标要求,驰而不息抓党建,强化支部规范化建设,聚焦主题主线,发挥领导作用。截至目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9次、交流研讨3次。党委班子上党课4次,召开民主生活会2次。各支部共召开组织生活会4次、开展集中学习66次。

(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1.文明创建。在连续两届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基础上,乘势而上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掀起创建高潮。开展“道德讲堂”、“文明科室评比”、“文明家庭评比”、“新时代巾帼风采展示”等系列创建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壮大农机志愿服务队,在职职工全员注册、全员参与,以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常态化制度化抓创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1次。

2.信访维稳。截至10月10日,共办结市长热线11件,其中投诉类6件(重复1件)、咨询类3件、求助类2件。信访稳定工作成效明显,农机系统无一例上访事件。

3.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根据县政府部署,由县政府办牵头,10家县直单位和25个乡镇共同推进,各项创建任务顺利完成,9月5日,寿县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申报材料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目前,示范县申报材料已由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推荐到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

4.结对帮扶。在联合党委的领导下,县农机中心与张李乡孙庙村坚持村级党组织共建、经济发展共谋、乡村振兴共推的工作思路,找准发展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入户帮扶常态化开展,帮扶对象经济收入稳定,无返贫情况。与此同时,积极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各项中心工作。

(三)农机重点工作

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2023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下达我县316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654万元,2022年结转资金0.097万元,全年可使用资金4817.097万元。截至目前,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申请办理服务系统已申请补贴机具5953台,使用资金6427.8179万元。其中拖拉机476台,联合收割机478台,耕整地机械1193台,田间管理机械239台,种植施肥机械3182台。

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小麦机械化耕整地171.8万亩,机耕率99%;机械化播种50万亩,机播率29.1%;机收171.8万亩,机收率100%。水稻机械化耕整地255万亩,机耕率99%;机插秧184.21万亩,机插率72.05%;机收率100%。全年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4.77%。

3.机械化生产服务。春耕生产期间,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开展小麦统防统治植保技术宣传与技术指导。“三夏”期间,制定小麦抢收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设立5个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组建5个应急机收服务队和5个应急机修服务队。累计投入联合收割机7400台,大中型拖拉机5000台,插秧机7300台,粮食烘干机419台。机收小麦171.8万亩、油菜7.3万亩,机插秧184.21万亩,小麦秸秆还田163.67万亩、机械化打捆7.13万亩。“三秋”期间,全县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5500台,拖拉机5000台,粮食烘干机400台。

4.农机安全生产。一是结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强化源头治理。目前,共办理拖拉机和收割机注册登记318台,注销4364台〈其中有30台收割机报废补贴〉,年检8671台;办理拖拉机和收割机驾驶证60本;年检变型拖拉机13台,注销50台,现有在册管理变型拖拉机30台。二是在春节、春耕和“三夏”、“三秋”期间,深入乡镇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农机安全生产常识。三是深入作业现场指导农机手检修机具2.77万台(套),排查治理安全隐患63起。四是举办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驾驶操作技能专题培训,累计培训7000人以上。

5.农机技术推广与教育培训。6月2日,在寿春镇兴隆村举办全县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年度计划培训农机手500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50人,目前已培训理事长50人、农机手350人。

6.“机械强农”专项行动。一是开展农机补短板行动,与安徽麦稻之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新型智能户外烘干机”该款机具目前已成功研发出样机。二是开展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新建“三中心一基地”共29个,其中19个育秧中心、6个烘干中心和1个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基本完成,等待验收;3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加快实施,预计11月底建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机装备占比不高

全县现有大中型拖拉机7190台,占拖拉机总量(12720台)的5.65%;植保无人飞机179架,全县已经安装使用智能设备的农机具3512台。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机装备占比仅为1.07%。

(二)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提升不快

全县已注册的农机合作社254家,实际正常规范运营的仅有33家,87%的农机合作社存在空壳化僵尸化现象,具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不到20家,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的较少,服务能力弱、水平低,在服务专业化、市场精品化、生产规模化等方面严重滞后,合作社之间互补性差,自身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推进缓慢

目前,农业机械主要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方面正在推进,设施农业、林业等领域有待发展。稻麦种植、油菜收获、蔬菜种植和采摘等机械化程度不高。受农机作业市场、农民进城务工和农业生产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机械使用率偏低。

三、2024年工作谋划

(一)党的建设

持续在党内生活制度化、党建活动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方面出实招、求实效。主动对标先进典型和标准化建设标准,紧盯党建工作目标任务,逐项查漏补缺,做到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完善、工作再推进。把创新作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顺应新时代党建工作新发展新要求,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新办法新路径,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农机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

1.深化文明创建。以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巩固深化文明创建成果,打造省级文明单位,发挥文明创建在机关党建、农机化工作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2.强化综治维稳。主动及时做好市长热线和各类信访事项的办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农机化工作

1.发展新型适用农机装备。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为依托,发展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和急需机械,重点发展大型复式智能高效农机装备。

2.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机械强农”,充分利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扶持措施,促进现有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大、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

3.巩固深化“平安农机”创建成果。以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持续推进农机安全生产积分制、清单制、网格化管理,有效遏制农机事故,确保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4.抓好机械化生产服务。强化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和农机作业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