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寿县医疗保障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1-19 08:44信息来源:寿县医疗保障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局属事业单位:

《寿县医疗保障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月18日    

 

 

 

寿县医疗保障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局属事业单位效能作风建设,完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严格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凡进必考”要求,事业单位岗位出现空缺时,只能通过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政策性安置的方式来补充,严格禁止违规方式进人,对原有未经正常程序进入人员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情况下逐步予以规范清理、清退。

第二条 严格按县政府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执行签到制度,不得迟到、早退、串岗、离岗、旷工。严禁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上、下班考勤,并实行领导带班值班,由值班领导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或突击查岗。

第三条 值班领导检查首次发现上班迟到、早退、离岗、旷工、玩游戏等现象,给予批评教育;二次发现,个人必须写出书面检查;三次发现,除写书面检查外,并进行通报;对屡错屡犯者,报请县医保局党组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当年不得评优。被县、市效能办暗访组发现的,严格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到位。

第四条 股室人员病假、事假、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的时间均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因病、因事请假在1天以内的,经股室负责人同意后,报分管领导批准;超过1天的,经分管领导同意,报主要领导批准,并以书面形式履行请假手续。

第五条 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上下班或中途外出办事的,必须事先告知股室负责人,然后由股室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汇报。中心负责人及班子成员临时外出,应主动告知办公室。

第六条 因公出差,外出前应告知股室负责人,并由股室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报告;因公外出完毕后,要及时回单位上班,未按时上班视为缺勤。中心负责人因公出差应向局分管领导报告。

第七条 未办理请假手续擅自不上班或假期已满却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的,按旷工处理;当月连续旷工超过15天或者在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的,停发当月工资及绩效工资,同时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和程序予以辞退。对于因特殊疾病(精神病等)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按照《关于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医保局窗口工作人员执行县政务服务中心考勤及请销假制度。

第九条 各股室要从关心干部职工生活、维护干部职工合法权益出发,科学计划,统筹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年休假制度(具体时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要健全AB岗制度,确保工作不受影响。

第十条 干部职工申请年休假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书面请假手续,经批准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十一条 全体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学习的重要性,大力提倡终身学习、自觉学习和团队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和医保业务水平。支部学习、党小组学习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全体干部职工应积极参加网络在线学习,并按要求参加学习和测试,如:学习强国、干部在线教育、安徽省纪委监委党纪法规知识、法律知识等。

第十三条 学习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注意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十四条 全体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纪党规,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第十五条 各股室应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特点,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评估风险点的风险级别,完善防控措施,建立权力分解和制衡机制,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第十六条 结合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十七条 全体干部职工应自觉遵守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不推诿、不扯皮,按照“马上办”的工作要求,及时办理各项工作。

第十八条 全体干部职工按照服务一流的具体要求,忠于职守、热情服务,公开办事程序,使用文明用语,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医保部门整体形象。不得接受影响公正办事的吃请,严格杜绝利用岗位职务之便吃、拿、卡、要的行为发生,一经发现,将对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原有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本规定未尽事宜,按照上级相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自2023年1月18日起试行。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