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5年寿县耕地轮作、油菜生产和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
现将《2025年寿县耕地轮作、油菜生产和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寿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6月11日
2025年寿县耕地轮作、油菜生产和带状复合
种植推广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安徽省耕地轮作、油菜生产和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农函〔2025〕38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重点任务
2025年,全县实施耕地轮作6万亩、油菜生产10万亩、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
(一)耕地轮作6万亩。开展稻油轮作,实施稻油、稻再油、稻稻油等周年生产模式,实现周年大面积增产。可统筹采取补钱、补物、补服务等方式,调动规模经营主体和种植户参与积极性,确保任务有效落实。
(二)油菜生产10万亩。巩固油菜扩种成果,稳定提高油菜生产面积,继续鼓励因地制宜通过开发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等多种方式推动油菜生产。优先选择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规模生产经营主体承担任务,鼓励采取社会化服务和季节性土地流转等方式,探索支持整村油菜生产。
(三)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在大豆玉米主产区,传统种植玉米的地块,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力争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增收一季大豆。要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带动更多农户积极参与。
二、技术路径
(一)耕地轮作。实施一季稻+油菜、一季稻+再生稻+油菜周年轮(连)作。水稻围绕提高群体质量,主推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集成推广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插秧、侧深施肥、一喷多促等技术。油菜大力推广耐密宜机收高产优质品种,提高播种质量,改进施肥技术,加快高性能农机装备和先进机具的推广应用,推进良机良法配套,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油菜生产。大力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提高复种指数,扩大油菜面积,推行一季稻+油菜、一季稻+再生稻+油菜等周年生产模式,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油料供给。
(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点推行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技术模式。推荐优先采用大豆带6行、玉米带4行的模式,在确保玉米产量稳定的前提下,也可因地制宜确定行数配比。夏玉米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控防倒、一喷多促等高产高效技术。大豆围绕推进精密播种、水肥精准调控、一喷多促技术。
三、有关要求
(一)强化激励。补助资金标准按照中央、省财政下达的资金总额和实际验收面积测算。在操作方式上,采取先种后补。同一地块、同一季作物轮作不能与油菜生产、带状复合种植同时享受补助。各乡镇要严格资金管理、规范程序,严把验收关,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给实际承担任务的种植主体。要与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相关政策相衔接、同向发力。鼓励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服务,强化轮作休耕、油菜生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风险保障。
(二)强化服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在关键农时季节,适时组织开展承担任务的种植主体技术培训或现场观摩指导,对承担任务的种植主体加强生产指导,帮助掌握技术要领,落实带状复合种植“一户一专家团队”联系服务制度。
(三)强化管理。各乡镇要加强过程管理,任务要明确到户、到地块,对承担主体、任务数量、补助金额等,要登记清册公开公示,全过程建档立案,推动政策资金落地见效。各乡镇项目建设完成后要及时认真总结任务完成、主要做法、积极成效、工作建议及下年度任务资金需求等情况,于12月15日前,耕地轮作、油菜生产报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联系人:孙晓虎,电话0554-3122156。带状复合种植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人:张贤菊,电话0554-3122238.
附件:1.2025年寿县耕地轮作、油菜生产种植任务安排表
2.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附件1
2025年寿县耕地轮作、油菜生产
种植任务安排表
单位:亩
乡镇 |
2023年末 耕地面积 |
耕地轮作任务 |
油菜生产任务 |
备注 |
寿春镇 |
64441 |
1271 |
2118 |
|
双桥镇 |
128697 |
2118 |
3529 |
|
涧沟镇 |
93203 |
1624 |
2706 |
|
丰庄镇 |
87910 |
1588 |
2647 |
|
正阳关镇 |
93977 |
1553 |
2588 |
|
迎河镇 |
111466 |
2047 |
3412 |
|
板桥镇 |
122381 |
2294 |
3824 |
|
安丰塘镇 |
106606 |
1906 |
3176 |
|
堰口镇 |
147515 |
2894 |
4824 |
|
保义镇 |
139451 |
3988 |
6647 |
|
隐贤镇 |
97307 |
2294 |
3824 |
|
安丰镇 |
215069 |
4624 |
7706 |
|
众兴镇 |
129518 |
2788 |
4647 |
|
茶庵镇 |
112424 |
1835 |
3059 |
|
三觉镇 |
179050 |
3212 |
5353 |
|
炎刘镇 |
177033 |
2929 |
4882 |
|
刘岗镇 |
158964 |
2824 |
4706 |
|
双庙集镇 |
101522 |
1976 |
3294 |
|
小甸镇 |
189150 |
6106 |
8106 |
|
瓦埠镇 |
45040 |
2224 |
3706 |
|
大顺镇 |
95322 |
2894 |
4824 |
|
八公山乡 |
18187 |
353 |
588 |
|
张李乡 |
70454 |
1871 |
3118 |
|
窑口镇 |
107123 |
1871 |
3118 |
|
陶店乡 |
43773 |
918 |
1529 |
|
县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属公司 |
20700 |
0 |
2070 |
|
合计 |
2835582 |
60000 |
100000 |
|
注:耕地轮作、扩种油菜任务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面积数据按比例分配。
附件2
寿县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申报统计表
序号 |
实施主体 |
负责人 |
种植地点 |
申报面积 |
1 |
寿县宇丽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
张瑞远 |
窑口镇马湖村 |
1500 |
2 |
寿县众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宋道清 |
刘岗镇烟店村500亩、上楼村500亩 |
1000 |
3 |
安徽众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从善标 |
刘岗镇塘面村 |
500 |
4 |
寿县尚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
朱坤腾 |
刘岗镇刘岗村 |
1000 |
5 |
寿县刘岗镇顺发粮食种植家庭农场 |
邓之凯 |
刘岗镇塘面村 |
300 |
6 |
寿县三觉镇旺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
李培道 |
三觉镇顾岗村 |
1000 |
7 |
正阳关农场 |
余茂选 |
正阳关农场西部管理区 |
1100 |
8 |
怀远县万事达种植专业合作社 |
陈天根 |
炎刘镇磨湾村 |
300 |
9 |
寿县炅昊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 |
何心朋 |
涧沟镇张郢村 |
700 |
10 |
寿西湖农场 |
龙如群 |
寿西湖农场 |
1000 |
11 |
寿县丰庄镇柴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
柴文迪 |
丰庄镇柴岗村 |
1600 |
全县合计 |
|
|
10000 |
附件3
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一、行比模式
(一)“4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一个生产单元4行大豆,2行玉米,大豆带宽90厘米,玉米带宽40厘米,大豆带玉米带间距70厘米,生产单元宽度为2.7米,大豆玉米面积比59:41。
(二)“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一个生产单元6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带宽2米,玉米带宽1.8米,大豆带玉米带间距60厘米,生产单元宽度为5米,大豆玉米面积比52:48。
二、品种选择
(一)大豆品种。选用耐荫性强、抗倒伏、密植性好、稳产丰产型品种,如皖豆37、金豆99、科豆2号等。
(二)玉米品种。“4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选用矮秆、耐密、抗倒、耐高温、宜机收、中大穗、抗逆稳产品种,如安农591、丰大611、中玉303等。“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选用矮秆、耐密、抗倒、耐高温、宜机收、中小穗、抗逆稳产品种,如迈新276、安农218、迪卡C1210等。
三、科学播种
(一)播种时间。前茬小麦收获后视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秸秆打捆离田或粉碎灭茬处理,抢时抢墒早播,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种。播后苗前机开沟降渍防涝,一般沟深20cm,沟宽15-20cm,确保三沟通畅。
(二)播种方式。机械板茬直播,大豆、玉米均采用种肥同播,行头统一种植大豆,上年开展带状复合种植地块,注意大豆带与玉米带实现年际间地内轮作。
(三)播种机具。“4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推荐选用6行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进行混播,通过往复作业实现行比搭配,或选用4行大豆播种机、2行玉米播种机进行分播。“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选用5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3行大豆+2玉米)进行混播,通过往复作业实现行比搭配,或选用6行大豆播种机、4行玉米播种机进行分播。
(四)播种密度与深度。“4行大豆+2行玉米”模式:4行大豆等行距种植,大豆行距30 cm,大豆株距约11 cm,每亩种植9000株左右。2行玉米等行距种植,行距40 cm,株距约11cm,每亩种植4200株左右。“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6行大豆等行距种植,大豆行距40厘米,株距约10厘米,每亩种植8000株左右。4行玉米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宽窄行种植中间行80cm、边行50 cm,株距均约12cm,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大豆播种深度为3—4厘米,玉米播种深度为4—5厘米。
四、合理施肥
(一)大豆。基肥:亩基施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或大豆专用肥10—15公斤,肥力水平较高地块可以不施或少施基肥,追肥: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每亩喷磷酸二氢钾50克左右)。
(二)玉米。基肥:亩基施纯氮含量25%—28%的含锌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肥50—60公斤。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根据苗情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灌浆初期根据密度和长势每亩酌情补施尿素5—10公斤,结合降雨或者喷灌追施,注意氮肥深施,以水调肥。具备水肥一体化条件的地块,按照基追比5:5科学施肥,基肥种肥同播,播后及时滴灌或微喷灌保证整齐出苗,追肥通过单独阀门对大豆、玉米肥水实施分别调控,根据大豆、玉米需水需肥规律及各区域降水情况,全生育期分3-5次追肥,遇高温干旱时可以单独增加灌溉次数。
五、化学除草
(一)播前。播种前5—7天,用草铵膦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
(二)播后芽前。及时封闭除草,建议播后2天内完成,也可在播种机上加装喷雾,播种除草同时进行。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麦茬直播的田块,需要加大亩用水量,在施药后及时浇水;土壤表面湿润田块每亩用水量不少于60升,土壤表面干旱田块每亩兑水量应加大到80-90升,提高土壤封闭效果。
(三)苗期。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大豆2-3片复叶期,杂草2-5叶期,根据当地草情,玉米选用烟嘧磺隆(或苯唑草酮)+灭草松(或氯氟吡氧乙酸),大豆选用精喹禾灵(或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或乙羧氟草醚)茎叶定向喷雾除草。大豆玉米带要分离隔开施药,规模大户可用双系统分带喷雾机隔离分带喷雾;中等规模农户可用喷杆喷雾机加装隔离罩和定向喷头隔离分带喷雾;小农户可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加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子,在无风时段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近距离喷雾,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后期对于难防杂草可人工拔除。
六、化学控旺
化学控旺要结合天气条件和植株长势适时、适期、适情开展。
(一)大豆。对于生长过旺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选用5%烯效唑或30%多唑甲哌鎓控旺防倒,5%烯效唑用量为每亩20—50克,30%多唑甲哌鎓用量为每亩20—30克,兑水40—50公斤后采用喷雾机叶面均匀喷施。大豆初花期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再采用无人机喷施一次30%多唑甲哌鎓,用量为每亩20—30克。
(二)玉米。对生长过旺的玉米,在6—8片展开叶时选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等控旺防倒,用量为每亩20—25毫升,兑水15—20公斤后采用喷雾机叶面均匀喷施。
七、病虫防治
(一)播种期防治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精甲·咯菌腈、丁硫·福美双、噻虫嗪·噻呋酰胺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二)生长前期防治
大豆苗期-分支期(始花期):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霜霉病、地老虎、蛴螬、甜菜夜蛾、大豆蚜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敌百虫、溴氰菊酯、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控可采用多菌灵、福美双。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主要病虫害为细菌性茎腐病、苗枯病、蓟马、地老虎、蛴螬、粘虫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病害防控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三)生长中后期防治
大豆花荚期:主要病虫害为菌核病、炭疽病、烟粉虱、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等;病害防控可采用菌核净、异菌尿、吡唑醚菌酯等。玉米抽雄期:主要病虫害为玉米茎腐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防控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控可采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八、机械收获
大豆成熟后,选用割幅宽度小于玉米带之间距离10—20厘米的大豆收获机先收大豆,玉米成熟后再选用2行或4行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
寿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5年6月1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