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16 10:34信息来源:寿县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有关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办技函〔2024〕38号),特制定《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寿县农业农村局

20245月31

 

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意见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指导意见的通知》(皖农办技函〔2024〕38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要求,统筹粮食油料协调发展,推进合理轮作,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协调发展、相向发展。加快筛选培育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强化防灾减灾和病虫防控,全力以赴夺取粮食油料丰产丰收。

二、重点任务

(一)多措并举扩面积。今年省下达我县任务1万亩。经对申报情况筛选,确定丰庄、窑口、涧沟、三觉、刘岗5个乡镇和孟家湖林场承担实施任务,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万亩(具体任务安排详见附件1),各乡镇要以规模种植大户和村集体为实施主体,与实施主体签订任务承担协议,及时公示,全过程建立档案,确保完成种植任务。要良种良法融合、农机农艺配套,挖掘释放科技潜力,推动单产水平提高。组织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和高产竞赛,推动大豆玉米单产提高2%以上。

(二)高产竞赛挖潜力。依托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打造一批高产攻关田,集成组装良种良法、集中展示高产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遴选发布一批主推品种和技术,通过主体培训推动技术落地见效。启动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竞赛,参加农业农村部高产竞赛,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形成争创高产的良好氛围。

(三)开展试验抓示范。针对去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要依托省级指挥田和精耕细作示范点建设,开展最优行株距探索,最佳大豆/玉米品种配置组合筛选,精准化控、科学除草、农机配套等技术模式集成试验示范,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四)提高标准建样板。按照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要求,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示范乡镇联合建立1个县级技术示范样板区。样板区要选择生产基础好、积极性高、工作推进力度大的经营主体或村集体组织,安排专人负责,统一展示标牌(式样见附件5),树立典型。样板区在播种时要召开一次现场观摩会、在收获期开展一次测产验收活动,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五)强化调度保供应。各任务承担乡镇要提前调度急需的耐荫型大豆种子、紧凑型玉米种子、除草剂、专用肥料及农机具等农资市场供给和需求情况,摸清底数,搞好调剂调运,备足备满,确保及时到村到户。有关情况指定专人按月上报调度信息。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协调领导小组(附件2),设立工作专班,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建立县局领导包乡镇包片联系制度,推动政策资金和关键措施落实,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精准指导服务。成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和科技小分队(附件3),制定发布技术意见。在关键农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指导服务。分区域、分作物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示范展示播种、施药、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模式和组织方式。

(三)加大金融保障。省厅在国家补贴150元/亩基础上,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叠加50元/亩补贴,已拨付到县。争取市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实际,再叠加补贴20元/亩。完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方案,给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四)强化宣传引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配合,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农民群众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典型经验,营造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各项目乡镇要总结本地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成效,于10月15日前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完成情况报县农业农村局。

 

附件:1.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表

 2.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协调领导小组

3.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及

科技小分队

4.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5.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标牌(样式)

 

 

 

 

 

 

 

 

 

 

 

 

 

 

 

 

 

附件1

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面积任务表

单位:亩

乡镇(单位)

建设主体

建设面积

窑口镇

寿县宇丽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1000

涧沟镇

寿县涧沟镇炅昊种植专业合作社

500

三觉镇

寿县三觉镇旺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1000

丰庄镇

寿县丰庄镇曹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1700

丰庄镇

寿县丰庄镇柴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1600

刘岗镇

寿县众益农牧有限公司

700

孟家湖林场

孟家湖林场科技有限公司

3500

全县合计

 

10000

 


附件2

 

寿县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协调领导小组

 

 长:徐中贵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

副组长: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严中友  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

戚士胜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员:夏多勤  县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股股长

李立新 县农业农村局科教股股长

孙晓虎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

    李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李金宝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李宏松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宏松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成员姚传云、张贤菊,负责协调开展项目日常工作。


附件3

 

寿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

及科技小分队

 

 长:戚士胜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员:李金宝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张建群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李立新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姚传云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

李宏松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余弟峰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工程师

周德美  县植保植检站高级农艺师

胡凤桂 县土壤肥料站高级农艺师

周宗玲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黄占亮  县农业生态环保站高级农艺师

夏元兵  县农业科教站高级农艺师

    县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高级农艺师

余其军  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工程师

张贤菊 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

项目所在乡镇农站长

 

专家指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李宏松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科技小分队(包乡镇分组):

第一组:涧沟镇、孟家湖林场

组长:戚士胜,成员:李莉、周宗玲、申桂先

第二组:丰庄镇

组长:李宏松,成员:周德美、夏元兵、闫向阳。

第三组:三觉

组长:张建群,成员:胡凤桂、张贤菊、李应生

第四组:窑口镇

组长:李金宝,成员:姚传云、陶伟、张业宝。

第五组:刘岗

组长:李立新,成员:黄占亮、余其军。

 

 

 

 

 


附件4

 

寿县202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一、行比模式

“6行大豆+4行玉米模式

一个生产单元6行大豆,4行玉米,大豆带宽2m,玉米带宽1.8m,大豆带玉米带间距60 cm ,生产单元宽度为5 m,大豆玉米面积比5248

二、品种选择

1.大豆品种

选用耐荫性强、抗病、抗倒伏、密植性好、稳产丰产型品种,如皖豆37、金豆99、皖黄506、中黄301、临豆10号、皖宿061、涡豆9号、阜豆15、南农60、郓豆1号、宿豆219、中黄13、齐黄34等。

2. 玉米品种

选用矮杆、抗病、耐密、抗倒、耐高温、宜机收、中小穗、抗逆稳产品种,如迈新276MY73、中农大678、浚单658、安农218MC121、康农玉8009、鲁研106、科玉188、鲁星702、夏兴168等。

注意:每个实施主体结合品种使用现状、大豆玉米生育期等因素选择品种,原则上大豆玉米品种各不超过2个。

三、科学播种

1.播种时间

前茬小麦收获后视土壤墒情及时进行秸秆打捆离田或粉碎灭茬处理,抢时适墒造墒早播,625日前完成播种。播后苗前机开沟降渍防涝,根据田块和行比模式情况安排开沟方向及开沟数量,一般沟深20cm,沟宽1520cm,确保三沟通畅。

2.播种方式

机械板茬直播,大豆、玉米均采用种肥同播,行头统一种植大豆,上年开展带状复合种植地块,注意大豆带与玉米带实现年际间地内轮作。

3.播种机具

选用5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3行大豆+2玉米)进行混播,通过往复作业实现行比搭配,或选用6行大豆播种机、4行玉米播种机进行分播。

注意:播种机原则上需配置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和报警装置,提高作业精准度和衔接行行距均匀性,排种器推荐使用气力式或指夹式精密排种器,提高播种质量。

4.播种密度与深度

玉米播种密度与该品种净作密度相当,1行间作玉米株数约等于2行净作玉米株数。6行大豆等行距种植,大豆行距40cm,株距约10 cm,每亩种植8000株左右。4行玉米等行距或宽窄行种植,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宽窄行种植中间行80cm、边行50 cm,株距均约12cm,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大豆播种深度为34 cm,玉米播种深度为45 cm

四、合理施肥

玉米单株施肥量原则上与净作基本相当,1行玉米施肥量是净作2行玉米施肥量,大豆玉米分别控制施氮量,杜绝施肥后漫灌或雨后全田撒施追肥。有条件的可采用水肥一体化,以水滴肥,分次精准施肥,注意大豆玉米水肥必须分别控制。

1.大豆

基肥:亩基施氮磷钾复合肥(N:P:K=15:15:15)或大豆专用肥1015kg,肥力水平较高地块可以不施或少施基肥,

追肥:初花期每亩追施尿素35kg,花荚期喷施12次叶面肥(每亩喷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等50g左右)。

2.玉米

基肥:亩基施纯氮含量25%28%的含锌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肥5060kg

追肥:玉米大喇叭口期视苗情每亩追施尿素7.515kg,结合降雨或者喷灌追施,注意氮肥深施,以水调肥。

五、化学除草

1.播前

若前茬作物收获后田间杂草较多,可在播种前57天,用草铵膦喷雾处理,杀灭已经出苗的杂草,降低杂草基数。

2.播后芽前

及时封闭除草,建议播后2天完成,也可在播种机上加装喷雾,播种除草同时进行。药剂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噻吩磺隆(或唑嘧磺草胺)桶混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

3.苗期

封闭除草效果欠佳地块,大豆23片复叶期至封行前选用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等大豆专用除草剂,玉米35叶期选用苯唑草酮+莠去津或烟..莠去津等专用除草剂,采用自走式分带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定向喷头+定向罩子+隔离挡板,进行茎叶定向隔离喷雾,实施人工喷雾喷头离地高度不高于5cm,傍晚无风时进行。

注意:茎叶处理除草剂用药量按照每种作物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使用浓度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定向隔离除草要特别做好物理隔离,防止产生药害。一旦产生药害,及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六、化学控旺

化学控旺要结合天气条件和植株长势适时、适期、适情开展。

1.大豆

对于生长过旺的大豆在分枝期(45片复叶)选用5%烯效唑或30%多唑甲哌控旺防倒,5%烯效唑用量为每亩2050g30%多唑甲哌用量为每亩2030g,兑水4050kg后采用喷雾机叶面均匀喷施。大豆初花期根据田间长势情况,再采用无人机喷施一次30%多唑甲哌,用量为每亩2030g

2.玉米

对生长过旺的玉米,在79片展开叶时选用30%胺鲜乙烯利水剂、矮壮素等控旺防倒,用量为每亩2025ml,兑水1520kg后采用喷雾机叶面均匀喷施。

注意:化控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推荐剂量进行,不能漏喷重喷。

七、病虫防治

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强田间病虫调查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做到及时发现、适时防治。尽可能协调采用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等有效技术措施进行综合防控病虫危害。施用化学药剂过程要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注意合理轮换用药。

1.播种期防治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针对当地大豆玉米主要根部病虫害(根腐病、孢囊线虫、地下害虫等),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处理防控地下病虫害,可选用精甲·咯菌腈、丁硫·福美双、噻虫嗪·噻呋酰胺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2.生长前期防治

1)大豆苗期——分支期(始花期):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霜霉病、地老虎、蛴螬、甜菜夜蛾、大豆蚜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敌百虫、溴氰菊酯、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控可采用多菌灵、福美双。

2)玉米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主要病虫害为细菌性茎腐病、苗枯病、蓟马、地老虎、蛴螬、粘虫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氯氟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病害防控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3.生长中后期防治

1)大豆花荚期:主要病虫害为菌核病、炭疽病、烟粉虱、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害虫防控可采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等;病害防控可采用菌核净、异菌尿、吡唑醚菌酯等。

2)玉米抽雄期:主要病虫害为玉米茎腐病、玉米穗腐病、玉米南方锈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棉铃虫、桃蛀螟等。害虫防控可采用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及其复配剂、氟苯虫酰胺及其复配剂等;病害防控可采用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等。

注意:大豆玉米苗期病虫害选用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进行统一喷药;大豆玉米中后期病虫害防治适期一致时,可选用热雾飞防或微雾滴飞防进行统一喷药;防治适期不一致时采用微雾滴飞防方式进行分别防治,应根据玉米和大豆带宽对喷头进行适度调整,精准控制喷幅。在确保混用安全的条件下,各时期病虫害防治措施应尽可能与大豆玉米田间喷施化学除草剂、化控剂、叶面肥等相结合,进行套餐式田间作业。

八、机械收获

1.大豆先收获

大豆成熟后,选用割幅宽度小于玉米带之间距离10 – 20 cm 的大豆收获机先收大豆,玉米成熟后再选用2行或4行玉米收割机收获玉米。

2.大豆玉米同时收获

大豆玉米成熟期一致时,可以异机同时收获,大豆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前后布局,依次作业。机型外廓尺寸、轮距可根据大豆种植幅宽和玉米行数选用匹配机型,也可选用常规收获机减幅作业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