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窑口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2020-05-13 10:42信息来源:寿县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基本情况

窑口镇位于县城南10公里,全镇辖9个村居,总人口3.56万人,国土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4万亩。全镇共有党组织41个,党员1036人。镇域规划建有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国家气候观象台区,现有工业企业33家,县级以上农业企业6家,家庭农场8家,专业合作社111家(其中:县级以上11家)。2019年实现财政收入1940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64元。2019年实现村级集体收入371.83万元,村均41.31万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1.高度重视,抓好示范。一是20163月,窑口镇窑口街道居委会被我县确定为全县唯一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制改革试点村,开展先行试点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学习研究,扎实推进,并于同年12月底全面完成了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改革工作;二是2018年在全县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同步完成1个村试点;三是2019年全面完成剩余7个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2.细化措施,扎实推进。一是突出“六个到位”,即:宣传发动到位、业务培训到位、清产核资到位、执行法纪到位、合理配置量化股权到位、建章立制完善管理到位;二是抓好“四个关键”环节。即:抓好严把清产核资关、严把身份界定关、严把签字确认关、严把时间节点关。

3.序时推进,按时完成。一是清产核资,盘清家底,全镇可量化资产1173.9308万元;二是界定成员身份数35129人;三是按19%比例,全镇8个村居量化集体股7620股(其中:窑口街道无集体股),个人股35129股,股金均价275元(最高马墙561元,最低陶圩145元);四是成立合作社9个,发放股权证书10570本。

4.用心经营,成效显著。一是家底基本得到盘清。对全镇9个村居的资产和资源进行权属界定,并登记造册;二是资产效益全面提升。镇组织农经、财政、纪检、公安、司法和镇法律顾问对所有涉及村级“三资”承包租赁的合同、协议进行审查,对无效合同予以终止,对拖欠的承包费进行依法清收,其中窑口街道1000亩圩湖承包费由原来的4万元/年提高到38.6万元/年,贾庙村集体1300余亩非耕地通过公开发包,年承包费用增加30余万元,同时清收历年拖欠承包费40余万元;三是“两委”充分赢得信任。家底清了,发包公开了、透明了、规范了、承包费清了、干部清了、群众信服了;四是社会矛盾得到充分化解。过去群众动辄反映村级“三资”问题的现象现在基本没有了,过去遗留的问题、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五是群众开始得到收益。各村资产运营进一步规范,股民获得分红。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窑口街道率先进行分红,20172018年窑口街道分别分红27.02万元(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35%,户均387元、每人102元),2019年分红36.52万元(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34.24%,户均523元、每人138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的真武和贾庙两村进行分红。真武村2019年分红10.85万元(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13.98%,户均89元、每人25元),贾庙村2019年分红11.9万元(占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的21.3%,户均87元、每人25元)。

三、下一步工作

1.持续加强清产核资,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按月更新“三资”管理台账,适时更新清产核资数据并及时录入农业农村部监管平台;

2.持续加强对村级“三资”的监督管理,规范村级资产和资源的租赁承包,运营好集体“三资”,推动更多村实现分红,不断增加股民的财产性收入;

3.持续探索村级“三资”的管理机制、理事会的活动机制和待遇保障机制、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增长机制和股民的分红机制,确保村集体经济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规范管理、发展稳定可持续、股民能够获得更大更稳定的改革红利。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