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文化和旅游局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们将结合“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锚定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一核、两翼、三区”总体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县和高品质旅游强县。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在公共服务上着力。提升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孙叔敖纪念馆、寿县文化艺术中心“三馆”运营水平,加强“安徽文化云”县级平台管理和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完成“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和“爱教”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年度任务。指导乡镇“四季村晚”提质扩面,支持民营剧团健康发展。建成1个“15分钟阅读圈”城市书房、6个公共文化空间。举办暑假文化艺术公益培训班、秋季成人公益培训班,策划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完成书法、美术、摄影等展览6场。启动第四批馆藏珍贵古籍修复工作,完成25个分馆图书采购流转,举办少儿公益主题讲座、迎新年猜灯谜活动、4.23世界读书日——“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第九届“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中小学生读书征文活动、第四届《典藏寿春》寿县成语故事少儿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品牌,参加江淮读书月等全省图书馆联盟系列活动。围绕“山乡巨变”等重大主题,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力争在省内外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10篇。出版发行《芍陂漩流》《寿州豆腐宴》《一本博物馆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
二是坚持发展为要,在文旅融合上着力。全县之力推动寿县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完成《寿州古城5A景区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持续推进寿春城遗址公园建设、淮南王刘安家族墓地和廉颇墓整治、寿州古城历史街区整治、环古城水系生态绿廊整治、孙蟠大夫弟片区修缮整治等35个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做好A级旅游景区、“皖美休闲旅游乡村”、市级农家小院、精品旅游线路等申报工作。围绕豆腐、紫金砚、寿州窑、大救驾、香草等土特产品,做好创意文章,设计研发文创商品、纪念品,开发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强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聚焦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打造,加快美食街、民宿、商业综合体等服务设施建设,尽快补齐餐饮、住宿、购物等要素短板。持续举办“城门挂春联”、“楚韵寿春城”、摄影大赛、锣鼓大赛、寿县八公山梨花节(梨花诗会)、寿州古城——八公山民俗文化活动、安丰塘龙舟赛等系列活动,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完成专场宣传推介100场。2025年,预计实现游客接待量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综合收入64.2亿元,同比增长7%。
三是坚持保护为主,在传承利用上着力。序时推进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安丰塘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完成《寿春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修编并获批,全力推进寿州古城和3个古镇保护利用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古城墙驳岸修缮展示、宾阳门城台铺装和孔庙修缮等项目建设。实施古城墙修缮、寿春城遗址柏家台、西圈墓地考古勘探、西岗遗址和二道坝环境整治等项目。出台《关于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实施意见》,“寿州紫金砚”“八公山豆腐”力争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成功。打造“肘阁抬阁”“寿州锣鼓”“寿州大鼓”“寿州紫金砚”品牌,启动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推动非遗“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活动取得实效。
四是坚持规范为重,在以法行政上着力。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持续实施“清源”“净网”“秋风”“固边”“护苗”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和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加强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执法检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规范审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重点时段文旅市场监管和网吧、歌舞娱乐、印刷企业等场所消防安全巡查。对照“全省一单”,不断完善事项清单认领和实施清单编制工作,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开展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加强广播电视系统设施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和应急广播“建管运维”,保障安全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