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2023年度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
2023年,我县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系统中,县文化馆、图书馆在全省保持第一、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位列第二的优异成绩,推动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
一、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文化艺术中心一批新建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县文化馆(美术馆)、县图书馆于实施免费对外开放,实现升级进位。全县有25个乡镇文旅站,271个农家书屋。截止2023年底,全县现有25个乡镇文化和旅游站,289个行政村建成28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中,建设农民文化乐园标准3个,“七个一”标准127个(含今年新建保义董郢村、正阳关王祠村、堰口大光社区、安丰塘申桥村、安丰廖圩村),“八个有”标准157个,覆盖率99.3%(省市标准98%)。建成并投入使用“15分钟阅读圈—悦读寿春”城市书房项目共12个(炎刘星辰、奎光楼、红星社区、城南社区、高铁站、汽车站等)。推进了我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优化了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了基层文化设施网络。
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规范服务标准。对照《安徽省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绩效评价标准》完善全县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标准规范化,根据场馆服务人群的需求不仅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正常免费开放,还做到错时及延时的开放(县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夜间开放至9:30 ),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良好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每日客流量一路提升,截至目前县乡公共文化场馆年度免费服务群众近24万人次。
二是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活动。2023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完成全县送戏下乡271场(上级下达任务)。抓好政府采购招标、落实剧团、审查剧目、统筹协调等工作,在“送戏进万村”活动过程中,指导乡镇文广旅游站和文化协管员加强演出现场检查,采取随机督查的方式,确保演出高质有效开展,提升“送戏进万村”活动的群众满意度。
三是制定《关于寿县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及举办“广场舞展演评选”活动的通知》(寿文旅〔2023]27号)。依托村级综合性文化设施,组织乡村村晚、广场舞、传统节庆、民俗活动。全年共举办“乡村村晚”27场,县文旅局荣获2023年度安徽省“送戏进万村”最佳组织单位(县级),寿县寿春镇九龙村春季“村晚”入选“2023年度安徽省最美“四季村晚””、悦读寿春奎星楼城市书房入选“2023年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县、乡两级共举办广场舞48场。
四是制定《寿县2023年度政府购买基层公益文化岗位工作实施方案》(寿文旅[2023]10号)在全县25个乡镇选聘283名文化协管员、30名文物保护员,有效解决了村级公共文化设施“有人办事”和文物保护单位“有人保护”问题。根据安徽文化云采集数据进行绩效评估,全县文化站、村中心上传安徽文化云活动2841条,超额完成上传标准(每站6条、每村2条)。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需要扎实做好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推动体制和机制的突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下一步我县将扎实落实省市主管部门的部署,与各县区加强交流,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