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5-02-17 15:35信息来源:寿县财政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行动方案》包括6个部分,主要内容可以用“一个发展目标、七个工作重点、九项支持政策”来概括。

“一个发展目标”,即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未来技术策源地、未来场景应用地和未来产业集聚地。

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等7个重点领域和第三代半导体、先进装备制造、区块链、元宇宙等N个兼顾发展领域,坚持动态调整、滚动培育,实施“7+N”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完善“源头创新—技术转化—产品开发—场景应用—产业化—产业集群”的培育链路,着力打造创新引领、自主可控、竞争力强的未来产业体系。上述领域既与国家对于未来产业的布局作了衔接,又充分考虑了安徽现有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基础。通过努力,争取到2027年,未来产业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未来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到2030年,形成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领域实现全球引领,未来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000亿元。

“七个工作重点”,即开展技术创新策源、企业梯次培育、场景应用拓展、产业先导集聚、机制改革赋能、要素汇聚支撑、生态营造优化七大行动。

一是技术创新策源行动。构建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科技创新策源体系。

二是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培育未来产业“新星企业”,打造一批标志性产品和服务。

三是场景应用拓展行动。系统谋划、挖掘开发示范应用场景,提升场景应用服务能力。

四是产业先导集聚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孵化平台,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未来产业先导区,引导未来产业合理布局。

五是机制改革赋能行动。依托科大硅谷链接全球未来产业创新资源,探索可复制推广的改革经验。

六是要素汇聚支撑行动。推动资金、人才、数据、基础设施、标准等向未来产业汇聚。

七是生态营造优化行动。探索构建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监管模式,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加强对外开放合作。

“九项支持政策”,即围绕未来产业技术、平台、项目、产品、应用、场景、先导区、耐心资本、金融服务等九个方面出台支持举措。

不同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前瞻技术依赖与成长不确定性特征,决定支持未来产业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生态培育、场景应用、开放合作等,这些在支持举措中都作了针对性安排。比如,在先导区建设方面,对纳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名单的,结合筹建任务完成情况,省级将给予所在市最高1000万元奖补资金;在试验验证能力建设方面,支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中试验证平台,按其固定资产投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在应用场景建设方面,每年遴选一批省级标杆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应用解决方案,每个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引导国资国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等。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