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寿县残联·小甸镇李山村联合党委结对共建帮扶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1-09-30 09:18信息来源:寿县残疾人联合会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深入推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强化工作责任落实,进一步激发党组织的内生动力,根据县委的工作布置和要求,结合共建村的村情民意,为圆满完成各项共建任务,现制定2021年寿县残联·小甸镇李山村联合党委结对共建帮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从政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方面支持定点帮扶村,强化定点帮扶责任,创新帮扶方式,推动定点帮扶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期实现全面振兴。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努力实现共建村级班子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新加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新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有新增强、化解社会矛盾有新方法、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有新突破、机关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服务基层能力有新提升。

三、工作内容

(一)组织共建谋发展

县残联党组与联系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建立新型党组织体系,实现城乡党组织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1、组织共建。县残联党组与联系村党组织调整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领导组,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加强联合党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联合党委基础扎实、工作有力、效果显著。

2、经济共谋。县残联党组将根据村情民意,为联系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出门路、选定项目、增加收入。结对帮扶过程中全力帮助李山村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谋划发展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村级集体收入渠道,增加集体收入总量;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在联系村创建机关干部联系基层群众的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和为民服务工作,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典型经验,促进工作开展。

3、发展共育。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统筹城乡共建资源,充分发挥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因地制宜帮助李山村创办带动力强、群众致富快的生产项目,利用联系村自然资源优势,鼓励引导农户通过科技帮扶。

(二)干部进村惠民生

县残联党组将分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联系村一线,进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帮助基层群众办好实事惠民生,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增进与基层百姓的血肉联系,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

1、实事共为。残联帮扶责任人坚持每月至少一次深入结对村,与村“两委”共同研究涉及民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对策、想办法,帮助解决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帮助扶持对象理思路、谋发展提供有力的服务。联系干部分村民组包干,结合自身特长和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深入,围绕特定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结对帮扶期间,坚持“三个注重”:即注重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培养并重,注重物质帮扶和精神教育并重,注重明确责任和志愿服务并重。

2、设施共建。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联系村党组织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功能作用。支持联系村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重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等方面,办几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实事好事。

3、资源共享。结对共建期间,将努力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加强与村“两委”工作的沟通和联动,把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法规以及农业科技、市场贸易、劳务用工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宣传和传递到基层,积极为农村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就业指导等多方面服务,为困难党员群众脱困提供方法和出路。

(三)措施计划

1、实施农业大托管计划,联合协调农业托管公司对全村闲置农田进行整合托管,提高闲置农田利用率,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全年计划托管8000亩。

2、计划投入20万元购置旋耕机、播种机大型农机各一辆,加快农田耕种进度,提升农田耕种率。

3、2021年计划投资246.5万元修建9条水泥路,总长6.2千米;投资98.5万元建设桥梁及支渠硬化2千米;投资10万元新建75KW电站一座。

4、县残联结对帮扶25户,按照要求入户走访,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事,协助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5、根据县残联部门职责,联合结对共建村共同扎实做好本村残疾人工作,积极帮助协调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申报惠残政策等。

6、县残联给予共建村5万元,改进共建村办公条件等。

7、共同实施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计划投资28.7万元对46户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有针对性地提出无障碍改造内容,形成“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切实解决困难残疾人生活、出行等实际困难。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残联把开展城乡结对共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机关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抓落实,积极主动对接,定期将结对共建活动开展情况向上级党组织汇报,努力实现城乡之间双向互动、互惠双赢的良好工作格局。

2、健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结对共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召集联系村支部负责人会议,研究、安排部署结对共建工作;二是建立结对共建活动日制度。每月确定一天为共建党组织集体活动日,双方党员交流学习汇报思想,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建立集体组织生活会制度。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党委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形式共过党员组织生活;四是建立结对共建联络员制度。结对共建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全权负责双方党组织共建具体事宜,如: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城乡互动上党课人选落实以及为民志愿服务,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活动的具体安排,切实做到共建工作常态化。

3、严肃活动纪律。党员干部到联系村开展结对共建要力戒形式,不得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不允许干扰基层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结对共建期间所有发生的工作费用由派出单位解决,不得增加结对共建村和当地群众的负担。全体党员要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制度和纪律,尊重当地乡风民俗,维护村规民约,以务实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取信于民,确保工作取得成效。

 

 

2021年9月30日

    正在更新中...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