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报名开启|大赛竞赛规程

发布时间:2024-10-08 09:56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关于同意寿州太极拳协会举办寿县首届
“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的批复

寿州太极拳协会:
你协会报来的《关于举办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的申请》已收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经局会议研究同意举办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请寿州太极拳协会按《竞赛规程》,依法依规做好举办赛事相关工作。
2024年10月8日

关于举办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
公开赛的通知
各地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各行业体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品牌赛事,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由寿县教体局主办的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定于2024年11月29--12月1日举办。本届太极拳公开赛规模大,档次高,竞赛项目齐全,望相关单位积极组队参赛。
附件: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竞赛规程。
寿县寿州太极拳协会
2024年9月30日

2024年寿县首届“寿州古城杯”太极拳公开赛
竞  赛  规  程

一、比赛时间

2024年11月29日--12月1日,时间3天

二、比赛地点

寿州古城游客中心

三、主、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寿县教育体育局

寿州控股集团公司

承办单位:寿县寿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寿县寿州太极协会

四、赛事指导

淮南市武术协会、河南省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发展中心

五、参加单位

各地的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各行业体协

六、竞赛项目

(一)个人太极拳、械项目

1.太极拳规定套路:杨氏太极拳24式、42式、八法五步、新编28式规定套路、陈氏太极拳56式。

2.太极器械:杨氏32式太极剑、42式太极剑。

3.传统太极拳:①各式太极拳:陈式、杨武、武式、吴式、孙式、和式、26式太极拳、陈氏小架、忽雷架等。②太极短器械:传统刀术、剑术套路及其它。③太极长器械:传统枪术、棍术、春秋大刀。

4.以上个人参赛项目太极拳、械每人限报拳、械各一项。

(二)团体项目

参加团体赛的,需参赛一拳一械两个集体项目,两个项目分数相加计算团体项目成绩。

七、竞赛办法

1.太极拳、械传统套路必须具有传统风格特点的技术动作为基本内容的套路形式,演练中掺杂有太拳械竞赛套路的内容不予评分。

2.规定项目中,24式、42式太极拳、八法五步、新编28式规定套路,32、42太极剑,分别采用中国武术院编印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1991年编印的《太极剑竞赛套路》。

3.传统太极拳演练时间3-5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裁判长鸣哨提示。

4.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增减和改变动作。每增减和改变一个动作均扣0.1分,演练时间4-5分钟,运动员演练至4分钟,裁判长吹哨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

5.传统太极剑和42式太极剑演练时间3-4分钟,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6.太极单刀和其它器械,不少予1分钟,不超4分钟,1分钟鸣哨提示。

7.太极拳团体套路项目演练时间5到6分钟,演练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团体太极器械项目演练时间4-5分钟,演练至4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8.太极拳、械团体项目应具观赏性,有主题、有创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每队参赛队员6-12人,男女不限,不足6人每少1人由裁判长扣0.2分,配乐U盘自备,纯音乐不准有说唱词,出现说唱歌词扣0.2分。

9.个人项目、团体项目分数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

八、年龄分组

参赛队员按年龄划分为二组,男55岁(1969年12月31日前出生)以上为A组,55岁(1969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以下为B组,女50岁(197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以为A组,50岁(1974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以为B组。太极拳、械每个单项不足8人的项目,按照相邻、相近的原则均编入相邻组别。

九、奖励办法

(一)个人项目取10%设一等奖、20%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40%设优胜奖(根据比赛队伍数按百分比设置奖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颁发奖牌证书,优胜奖只颁发证书。个人项目奖励:个人在各组别单项赛分数第一名的,奖励实物(待定)。

(二)团体项目取10%设一等奖、20%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40%设优胜奖(根据比赛队伍数按百分比设置奖项),颁发奖杯、奖牌。团体项目奖励:总分第一名获奖金4000元;总分第二、第三名,每队获奖金3000元;总分第四—六名,每队获奖金2000元;总分第七—二十名,每队获奖金1000元。

(三)设优秀组织奖,道德风尚奖。颁发奖匾,具体评选办法另定。

(四)团体优胜奖,只颁发奖杯证书。

十、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报名联系人:张涛18056548899(微信同号)

报名邮箱:827783385@qq.com,技术服务电话:13956118528。

2.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11月10日24时,逾期者不予受理。

3.本届大赛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请各参赛队由领队统一在规定时间前完成网上报名,并将所报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责任声明书(手写签字)、人身意外保险单(保期须包含比赛时间)按规定拍照上传至报名邮箱,报名表上传word版。

4.各队名称要求在10个汉字以内,不允许出现世界、国际、中国、中华等字样。对超过10个汉字的队名,组委会有权对其进行删减。

5.本次赛事不收取参赛费,并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项目传承人、河南省太极拳协会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陈斌先生,陈家沟长流太极院院长、温县武术协会名誉副主席陈长流先生,河南省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任海林先生出席活动,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10日,总参赛团体控制在50支队伍以内,总参赛人数控制在1000人以内,报名团队和人数超出,按报名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参赛团队和队员。

(二)报到

1.报名截止后,大会组委会安排专门会务人员与各队联系入住酒店事宜,请各参赛队于11月29日18:00前到大会组委会指定的宾馆报到并办理报到的相关手续,领取参赛证件及资料。报到时请各队领队收集好本队所有人员身份证在酒店报到处办理住宿。

2.报到时需提交责任声明书(手写签字)、人身意外保险单(保期须包含比赛时间)、健康证明(赛前15天内由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血压、脉搏检查证明和心电图)。

十一、经费

组委会统一安排食宿,费用由各参赛队自理。其标准为:

每人每天标间140元左右,均价有高有低以入住酒店房价为准,包括早餐。报名时每人交100元押金,报名后弃赛者不退押金,正常参赛退还押金。

十二、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2024)》执行。

(二)裁判员由组委会选派,另行通知。

十三、联系方式

赛事负责人:陶思聪  13365543236(微信同步)

赛事具体负责任人:刘新水  13956118528(微信同步)

十四:其它

(一)请各队领队和教练,按时参加组委会和技术会议。具体地点见报到须知。

(二)各参赛队须自行办理赛会期间所有参赛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健康证明,并签署责任声明书,任缺一项者,均不得参赛。

(三)各参赛队报到后,组委会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状况、《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责任声明书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取消该运动员的参赛资格。

(四)运动员比赛服装和器械自备,必须穿着太极服、太极鞋。

(五)运动员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上场前到检录处等候,3次检录未到者,按弃权处理。

(六)比赛弃权者,取消本人全部比赛成绩。

(七)报到后,请各参队认真阅读秩序册内容,若对编排项目、姓名有异议者,务必于11月29日19∶00之前,由本人或领队、教练填写申请表并签字递交大会组委会竞赛部(并注明签字人联系电话)。提出申请的内容与原始报名表相符者,予以更改;与原始报名表不符者,不予更改。

(八)规则和规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大会组委会。

十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