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2023年“两强一增”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截至6月8日)

发布时间:2023-06-09 08:37信息来源:寿县农业农村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序号 两强一增及保障 16项行动及五加强 到2025年工作任务 2023年任务 责任单位 2023年度进展情况 下步工作打算
2023年5月19-6月8日间
工作措施、工作成效,特别是特色亮点工作
1 科技强农 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采取“聘、选、派、育”等方式,科技特派员发展到135名以上,实现行政村服务全覆盖,到2025年科技特派员发展到220名以上。 科技特派员达271名。 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及各乡镇,按职责分工负责,排名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深入开展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行政村工作,建立乡镇科技特派员服务站,开展线下培训106场次、培训农民2249人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8项,创办领办经济实体32个;组建了由安徽科技学院专家牵头的寿县食用菌、小麦、蔬菜、生猪4个科技特派团,每个团服务5个村、5个农业经营主体;结合5月下旬的科技活动周,水稻、湖羊、席草、蔬菜4家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科技特派员集中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活动。
 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依托科技特派团开展产业技术服务,推进实施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市科技特派员项目4项、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项目2项。
2 科技强农 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动 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400人次。 培训高素质农民400人次。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3 科技强农 种业强县行动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10份。建设和完善省级、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2个以上。 新收集保存农业种质资源2份。建设和完善省级、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2个,累计2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县水产管理服务中心、县科技局    
4 科技强农 种业强县行动 实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计划,开展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以及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 开展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及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 县农业农村局、县科技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5 科技强农 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 发展优质专用粮食328万亩,优质大豆保持在10万亩,双低油菜面积提高到30万亩以上,推行“按图索粮”和订单化生产。围绕设施蔬菜、食用菌、水果,稳步推进以八公山酥梨为主的水果产业、及涧沟青毛豆、板桥席草等特色产业发展,推进生态化、标准化、宜机化示范菜园(果园)建设。推进畜禽绿色健康养殖,规模养殖比重达86%以上。实施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0.7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发展到19万亩。 发展优质专用粮食298万亩,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84%以上,新增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500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15000亩。 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县水产管理服务中心 水产:1、已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356亩;2、已完成新增稻渔综合种养15000亩;3、印发2023年度水产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实施方案; 水产:1、持续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稻渔综合种养工作,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2、与县自规局联合发文,推进集体水域不动产养殖权证办理工作,稳定产业发展基础;
6 科技强农 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 培育有影响力的“皖美农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企业品牌2个、产品品牌6个。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50个以上。 新增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15个,累计265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    
7 科技强农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 加快寿县稻米“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创建,建设特色产业镇8个以上,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0个。 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累计6个。 县农业农村局    
8 科技强农 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 实施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重点培育 5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争取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487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364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和农业总产值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县农业农村局    
9 科技强农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 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力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99。 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5.4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5。 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    
10 科技强农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3%。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56%,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42%。 县农业农村局    
11 科技强农 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 实施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组建“两利用”产业联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回收率达85%以上。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7.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农药包装废弃物、废弃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回收率83%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分局    
12 科技强农 数字赋农行动 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数字农业工厂5 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 5个。 建设数字农业工厂1 个,累计2个;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个,累计1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13 科技强农 数字赋农行动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培训农村电商4000人次,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超8.9亿元。 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达7.35亿元。 县经信局(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 截止5月底县域网络销售额4.2亿元。
培训46人次
 
14 机械强农 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梳理农机发展需求,滚动形成先进适用农机具需求清单。 完成农机研制1项,累计2项。 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    
15 机械强农 农机研制补短板行动 依托科技计划、首台套补助和首台套保险等政策,支持引进复式作业机械、批式循环谷物干燥机等新型产品。 积极落实科技计划(专项)、首台套补助和首台套保险等政策。 县科技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    
16 机械强农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加快农机更新换代,调整优化农机购置和报废更新补贴等支持政策,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达30%。 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大型复式智能高效机械占比1.32%。 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县财政局    
17 机械强农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作物农机装备能力,实现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县域全覆盖。 建设育秧中心4个、粮食烘干中心4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县财政局    
18 机械强农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打造小麦、水稻高标准综合示范基地 1个。 1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    
19 机械强农 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 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养殖工艺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基地1个。 1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    
20 机械强农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建成16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得到全覆盖。 新增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个,累计6个。 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    
21 机械强农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20名、农机手500名。 培训农机合作社理事长50名、农机手300名。 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    
22 机械强农 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加快农机智能调度信息平台建设,联通农机化服务大数据,实现管供需智能化对接,提升农机管理、服务和应急能力。 配合落实省厅建设省农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 县农业机械事务管理中心县、农业农村局    
23 机械强农 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因地制宜推行“一户一块田”改革,推进小田变大田、弯变直、坡改梯,提升农田宜机化水平。 总结2022年度建设改革经验,扩大推广面积。 县农业农村局    
24 机械强农 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新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    
25 机械强农 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继续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加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推进,将大型灌区有效面积优先打造成高标准农田。 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    
26 机械强农 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 推深做实田长制,田长制配套制度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四级田长制。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农业农村局    
27 机械强农 农产品仓储冷链设施建设行动 以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新增冷藏保鲜设施50个、库容2万立方米以上。 新增冷藏保鲜设施10个、库容4000立方米以上。 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经信局(商务局)    
28 促进农民增收 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 实施农村居民本地就业“121”计划,推进有劳动力、有本地就业意愿的家庭每年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万元。 推进有劳动力的50%家庭年至少有1名劳动力在本地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万元。 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    
29 促进农民增收 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寿州大米等为主导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养猪、牛、羊、鹅、水产等种养业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 重点围绕沿淮优质稻米、淮南牛肉汤、淮南麻黄鸡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县发改委、县农业农村局    
30 促进农民增收 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 发挥好公益性岗位的就业保障作用。 实现公益岗位就业500人。 县人社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 截至目前,全县开发公益性岗位838个,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788人。  
31 促进农民增收 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 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开展农业大托管,试点村达265个,试点面积达50万亩,托管户户均收益超3000元,力争全县农民财产性收入翻一番。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58%以上,300亩左右集中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38%。 县农业农村局    
32 促进农民增收 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 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不断提高农民财产收益。 “三变”改革的村达82%。 县农业农村局    
33 促进农民增收 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均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25%。 加大财政对村集体经济的投入,50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达15%。 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    
34 促进农民增收 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达 80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300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000个以上。 培育家庭农场达730个、农民合作社稳定在286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800个。 县农业农村局    
35 促进农民增收 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 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次以上。 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4300人次。 县人社局 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08期,培训各类农民工551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8%。  
36 促进农民增收 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提高“8+1”综合救助标准。 ①按省局要求提高医保保费标准、增加财政补贴;②按新的医疗救助开展“一站式”和零星手工救助报销工作,做到困难群众应救尽救;③根据省厅要求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④继续展教育资助;⑤继续开展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补贴;⑥继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就业人数;⑦继续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⑧受灾人员救助350人;⑨预计定期抚恤补助提高10%。 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医保局、县残联 残联:2023年,我县对186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工作。现已对有关乡镇进行了业务培训,县残联对乡镇上报的改造对象、改造内容等进行了初审,将上报市残联审核。                                    医保局:认真落实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淮府办〔2022〕7 号),淮南市医疗保障局、民政局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淮南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淮医保发〔2021〕77号)等文件精神,落实医疗救助资助参保工作,确保医疗救助对象应保尽保。截至2023年4月12日,全县困难群众医疗救助资助参保44837人,资助参保资金1432.2315万元,实现医疗救助对象政府资助参保全覆盖。 残联:一是要求有关乡镇按照计划进行改造;二是县残联将对有关乡镇改造情况进行督导。医保局:一是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持续做好政府资助参保工作;二是定期排查救助对象信息,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能够及时享受医保政策待遇。
37 促进农民增收 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 落实好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重点聚焦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实现对粮食实际生产者精准补贴。 落实好农业相关支持补贴政策,继续对粮食实际生产者精准补贴。 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粮食局)    
38 保障措施 加强双招双引 针对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组织制定发布“揭榜挂帅”榜单,广发“英雄帖”,招揽高端人才,攻克技术难题。 征集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卡脖子”难题,组织制定发布“揭榜挂帅”省市县三级榜单,广发“英雄帖”,招揽高端人才,攻克技术难题。 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    
39 保障措施 加强用地保障 县每年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依法依规保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 落实县乡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依法依规保障作物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合理需求。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40 保障措施 加强资金支持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两强一增”行动支持力度,统筹用好相关涉农资金,充分发挥涉农相关基金作用,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切实形成对“两强一增”行动的投入合力。 加大财政投入,做好涉农资金整合工作。 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41 保障措施 加强资金支持 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到2025年全县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以上。 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    
42 保障措施 加强资金支持 落实对农产品加工园区的税收支持,加大企业贷款贴息力度。 争取每年增长1%-5%。加大企业贷款贴息力度。 县税务局、县财政局    
43 保障措施 加强资金支持 发挥“裕农通”(安徽)等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作用,推行“无感授信、按需增信、随时用信”模式。 开展“裕农通”(安徽)等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推行“无感授信、按需增信、随时用信”模式。 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    
44 保障措施 加强资金支持 金融机构要在农村普惠金融中单列涉农信贷投放计划,涉农贷款增速高于本县贷款平均增速。 力争涉农贷款增速高于本县各项贷款增速。 人行寿县支行、县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    
45 保障措施 加强考核督导 将“两强一增”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将“两强一增”行动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    
46 保障措施 加强考核督导 建立“两强一增”行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等指标调查统计。 开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等指标调查统计。 县统计局、县国调队、县农业农村局    
47 保障措施 加强考核督导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立与用地指标、涉农资金安排“双挂钩”的“赛马”激励机制。 完善与用地指标、涉农资金安排“双挂钩”的“赛马”激励机制。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