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城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我局紧紧围绕文明创建常态化和寿州古城创建国家级5A旅游景区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扎实推进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水平进一步提升,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强根固基,始终把工作的关键点放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上
一是以党建增干劲。以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为契机,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严明“七条禁令”,常态开展队容风纪、作风纪律、在岗履职等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城管突击队、应急抢险队“尖兵”作用,在文明创建、铲冰除雪、违建拆除和环境整治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展现担当奉献、一心为民的新时代城管精神。开展“我当环卫工人一小时”活动,购买了扫把簸箕套装,每天组织机关工作人员上街捡拾烟头,清理卫生死角。2月2日、4日、23日,我县城区连降三场大雪,我局组织全体执法人员、环卫工人、文明劝导员等共计800多人开展铲冰除雪行动。共出动雪铲车辆170台次,积雪清运车辆300台次,融雪剂使用200余吨,做到“以雪为令,雪停路通”,保障市民群众出行安全。牢牢把握城市管理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抓好“寿县城管”微信公众号运营管理,讲好城管故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树立“好形象”,形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向上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二是以改革促发展。根据《中共寿县县委办公室 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寿县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寿办发〔2024〕4号)要求,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县城市管理局)更名为县城市管理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整合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一、二大队,组建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撤销安丰、炎刘城管中心所,成立县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核定事业编制3名,县市政园林管理所增加事业编制2名。县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核定事业编制75名,设大队长1名(副科级),副大队长3名(股级),拟设置综合股、督查考核股、业务股、古城中队、定湖中队、宾阳中队、机动中队、渣土中队、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四中队、五中队、六中队、七中队等15个内设机构。
通过对城管队伍的“撤、改、建、增”等改革,将原本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统筹调配,壮大了执法力量,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一步压实了属地乡镇城市管理职责,城市管理体系更加精简高效,执行效率显著提升。
三是以培训提能力。积极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抽选8名执法队员分批参加省住建厅组织的法律法规业务培训,组织83人参加法治教育网线上学习培训,抽调业务骨干参加县法制办举行为期3天的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培训。围绕乡镇赋权权力事项,开展1次城市管理法律法规执法业务授课培训。做好新进人员上岗培训,4人通过行政执法资格培训考试。
(二)坚持治脏治乱,始终把工作的突破口放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
一是群众反映问题及时抓。聚焦“一改两为”打造“为民城管”行动,从群众最关心的事项入手,从市民最有感的问题着眼,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服务细节,一体推进“安家”“暖心”“护学”“排雷”四大专项行动。利用商业综合体和农贸市场周边等场地,设置摊群点3处。协调住建部门建设摊群点1处,设置农产品自产自销临时销售点10处,可容纳蔬菜瓜果摊点69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压缩审批环节,简化办件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共受理办结行政审批事项322件,办结率100%。设置护学岗,上下学期间,安排专人在学校周边巡查解决车辆乱停放、乱摆摊点、违规广告宣传等。排查户外广告和门头招牌设施2000余处,拆除存在安全隐患门头招牌460多块,保护群众“头顶上的安全”。排查处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问题1800多起,整改窨井盖隐患800余处,保障群众“脚下的安全”。办理市长热线群众反映事项1200多件、领导接访和网上信访事项37件,均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群众满意率100%。
二是重点难点问题集中整。开展“扮靓市容 喜迎新春”和“扮靓城市·喜迎两节”市容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市容环境秩序大排查、大整治、大督察、大提升,取缔了古城区共享单车,十字街100米内禁止停放各类车辆,集中拆除了北大街98处破旧遮阳棚和箭道巷21户门头招牌,对古城区十字街周边的不规范门头牌匾和大型破损破旧有安全隐患的楼体外招牌进行“拆、改、建”,拆除11户、整改15户、新建6户。开展建筑垃圾运输及堆放方面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要求全县各乡镇自查自纠,成立督查专班,对25个乡镇和2个产业园进行督查,发现70余个建筑垃圾乱堆放问题,下发整改函14份,取缔城市道路附近建筑垃圾乱堆放3处。加强渣土运输管理,处理车辆未净车出场或车轮带泥等问题12次,下达《责令停止(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22份,立案查处16件,罚款26.4万元。严格渣土运输市场准入,对我县8家渣土运输公司进行年审,其中2家渣土公司不符合资质条件,未核发建筑垃圾(工程渣土)运输企业资质证书。
三是违法违规行为严格罚。持续加大住建、生态环保、规划建设、渣土管理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查处力度,共立案受理55件,办结47件,罚款1249239.21元,办结简易程序案件37件,罚款4385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寿县城区违法建设查处意见》,督促各个乡镇及时上报拆违工作进度,全县共拆除违建85000多平方米。立案查处违法建设案件5起。对楚都新城商户遮挡窗户(逃生通道)店招下发责改通知书,涉及157户,3000余平方米。建设非接触式执法移动支付平台,通过简易程序办案处罚,规范市容秩序行为。配合交警开展电动三四轮车集中整治,拖离各类车辆435辆。
(三)坚持统筹协调,始终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上
一是全力推进古城5A创建。根据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部署,我局在老城区设置了16个仿古垃圾亭、50个仿古果皮箱和105个脚踏式分类垃圾箱。在寿蔡路、寿春路两侧设置了15个仿古垃圾亭和60个脚踏式垃圾箱。在景点周边设置了不锈钢灭烟柱,更新破损公厕指示牌60多块。增加5辆小型电动扫地车,加大小街小巷和人行道清扫力度。对城区46000米护栏、60座公交站台等城市家具进行循环清洗。清理东门口、南门口护城河水体漂浮物、杂物及杂草60多吨。在维修交付路段增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070米,对新城区共享单车停车点进行规划定位。
二是全力保障古城系列文旅活动。今年以来,我县先后开展城门挂春联、踩街巡游、猜谜灯会、三月十五民俗文化节、物资交流大会、梨花节、风筝节、五一和中秋、国庆期间无人机表演、水上对歌秀、交响乐演出、古城民谣、千人同吃豆腐宴挑战吉尼斯记录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寿州古城游客剧增,火爆出圈,给市容秩序和环卫保洁带来巨大压力。我局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城管局全体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全天投入保障,另外雇用了80人加入保洁队伍,维护市容秩序,保障交通顺畅,实行不间断保洁,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干净整洁的出游环境。
三是全面提升城乡环卫水平。努力提升城区环卫作业质量,加大清扫保洁力度,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加强公厕管理工作,及时修复损毁环卫设施。更换垃圾桶1600只、清理牛皮癣624处;清洗地面油污约2000平方,清理积存垃圾60吨。加强城区两家环卫作业公司作业质量考评,共发现1105处环卫作业质量问题,扣作业公司220.9分。加强农村环卫作业质量监督检查,我局联合属地乡镇,按照《寿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业考核评分标准(试行)》,对中六投公司作业质量按月进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严格按照合同兑现奖惩。共督查发现问题7098例,扣付费款16.3533万元。
四是全力推进环卫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老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寿县生活垃圾中转站已完成立项、可研批复。寿县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已完成用地地形测绘,项目总平面图设计。全面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项目(PPP)工程结算审计工作。
五是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新老城区建设投放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800余处,投放垃圾分类亭57座、脚踏式分类垃圾箱65个、智能投放箱51套、厨余和其他垃圾桶361只,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已超过460吨,居民通过兑换机兑换牙膏、香皂等物品3500余件。收集城区厨余垃圾3000吨,转运建筑垃圾62000多立方米。
寿县垃圾发电厂处置生活垃圾18万吨,发电9000万度。新桥产业园内安徽晟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试运行,建筑垃圾年处理能力达120万吨。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六是充分发挥数字城管作用。城管指挥中心通过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向全县32个涉城部门和寿春镇、八公山乡共派遣案件27744件,其中应结案27744件,结案26634件,按期结案23290件,超期结案3344件,超期未结案数1110件,结案率96%。淮南市城管办共向寿县人民政府下发《数字城管督查整改通知书》52份,涉及整改事项1712件。市城管办向我县下发《关于及时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函》12件,涉及重点督办事项72件。指挥中心针对市城管办督办案件对照涉城单位职责进行分拣转办、跟踪督办,确保督办案件及时处置,不反弹。上半年,县城管办对涉城单位发函60份,涉及环保督察案件督办,市政设施损坏等案件排查转办,市城管办案件跟踪督办、大气污染控尘治理等,全部按时完成整改任务。按月开展城市管理考评工作,以各涉城单位数字城管案件办理情况为基础,根据《寿县城市管理月度考评办法(试行)》进行考评打分,以督查通报形式表彰先进激励后进,并兑现奖惩。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机制日趋成熟,城市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虽然2024年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部分涉城单位对城市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部分涉城单位不重视淮南市城管办督办问题,未整改和整改不到位的扣分较多,我县数字城管案件办结率只能达到90%左右,影响了我县月度城市管理工作成绩。二是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水平不高。“城市家具”残损破旧,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成为制约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的薄弱环节。另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还有待加强。三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生活垃圾分类的年度任务完成难度较大。垃圾分类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由于规划调整,紫金路垃圾中转站搬迁和寿县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场项目需要重新选址,项目建设资金也难以落实。
三、2025年工作谋划
2025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城市管理工作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寿州古城创建国家级5A旅游景区工作部署,直面挑战,全面履责、主动作为,聚焦找差距、补短板、弥不足,全力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推进环卫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寿县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完成寿县建筑垃圾处置项目立项、可研、规划选址、用地预审、土地报批等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项目(PPP)工程财务决算审计工作,争取在2025年年初完成项目试运营期向运营期转段工作。
(二)强化渣土运输管理。加强对施工工地的源头管理。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运输单位各方在渣土运输、堆放等方面的责任。建立建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推动各乡镇和产业园建立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点。制定建筑垃圾的分类、运输、处理等一系列规范标准,引导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各乡镇和产业园的建筑垃圾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善的进行通报批评。严厉查处渣土运输中的违法行为,建立违法企业和个人的黑名单制度,对进入黑名单的单位和个人,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参与渣土运输相关业务。
(三)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分批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集中轮训,利用法治教育网进行线上学习,开展城管大讲堂学习,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年度执法人员接受不少于60学时执法技能培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组织新招录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建立执法案卷量化办理、优秀案件奖励制度,完善执法文书格式化,持续推进“非接触式”执法,全面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执法严格、群众信赖的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平城管执法队伍,不断提升城管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四)实现城市精细管理。按照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构建更加精细严谨的日常城市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占道经营、门头招牌、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和小街小巷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重点解决油烟噪音、占道作业、店外经营、乱倒泔水、乱晾乱晒、乱堆乱放等脏乱差问题。围绕农贸市场周边、学校周边、“三站一场”周边、城市出入口、建筑工地出入口、征收待建地块周边、城郊结合部等薄弱区域,深入开展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以重点区域带全域提升,精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五)提高城乡环卫水平。推行“智慧型、全覆盖、动态化”的作业管理新模式,做到路见本色、物见本色。开展深度保洁,持续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开展垃圾清零行动,强化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游园绿地、城乡结合部、绿化带及外排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卫生死角,做到目光所及,不见垃圾。加强城市公厕管理,提高管理标准,加大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督促属地乡镇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监督考核,切实提高乡镇环卫保洁水平。持续推进紫金路垃圾中转站搬迁、建筑垃圾处置项目建设。
(六)加大监督考核力度。修订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依托数字城管系统,加强对相关乡镇政府(管委会)、相关责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城市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和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评价,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我县城市管理工作水平。
(七)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工作。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渣土规范运输等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治理,充分利用建筑工地视频、噪音、扬尘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建筑工地日常巡查管控,严管严控渣土运输扬尘污染、施工噪声污染。强化静态交通秩序管理,加大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处罚力度,以严管重罚助推市民养成规范停车的良好习惯。
(八)健全部门联合工作体制。推动进一步厘清城管执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行政执法的职责边界,加强与建设、房产等管理部门职责衔接,建立更加顺畅的行政处罚部门协同机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违法建设、餐饮油烟污染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