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住建局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安排,对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现将2021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责任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制定的工作要点及责任分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研究我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形势,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二、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认真学习总结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情况,紧紧围绕《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目标要求,经过认真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明确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确定改革任务的具体牵头股室,要求落实进度要求、体现成果形式、跟进完成情况。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1.专项整治“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
为纵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我局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指出问题整改为契机,举一反三,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存在问题大排查、大整改。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建立问题清单,提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确保改到位改彻底。专项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办理事项必须由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分办相关审批部门、单位,并限时反馈办理结果。任何部门、单位不得脱离综合服务窗口单独受理、审批、办理,任何审批事项不得脱离审批管理系统擅自办理。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为,完善全流程审批监督管理机制,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流程之外无环节、指南之外无材料”。
2.落实集中申报并联审批
明确建设单位在各审批阶段主流程中必须集中申报的事项,更新、调整、公布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办事指南,根据调整后纳入系统的审批服务事项目录、办事指南情况,采取告知单、提示牌、展板等多种形式,在办事服务大厅显著位置,服务窗口现场予以公开,方便企业和申请人查询、查阅,按要求准备申请材料。着力从制度上巩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成果。我县依托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完成相关申报功能设置工作,引导建设单位一次性填表、一次性申报。对经综合服务窗口受理的事项,各审批部门需全面落实各阶段“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审批,并向综合服务窗口反馈办理结果。
3.切实规范中介服务事项管理
依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完成本区域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实现对中介服务行为全过程监管。对已有的中介服务事项办理系统,全部接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确保全过程留痕;对尚无系统办理的中介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我县工程建设项目综合服务窗口“一窗受理”范围。加快完善本区域中介服务管理制度,实行服务承诺制,公布服务标准和办事流程,规范服务收费。
4.完善审批用时统计制度
严格执行审批用时统计管理制度,确保系统显示的审批时限与市场主体感受度相统一。各阶段审批用时必须自综合服务窗口受理起开始计算,到本阶段最后一个事项完成审批为止(不包括市场主体自用时间)。任何审批部门不得采取“预审”的方式压缩审批时限,坚决杜绝“秒批”“秒办”现象。市工改办每日统计制作无差别受理窗口台帐,按月编发《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情况月报》,汇总当月受理、出证、超期办件、“秒批”情况,通报至各相关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对临期审批办件予以电话提示、预警到各责任单位负责人。
5.工改系统升级
于2021年9月底市城乡建设局已完成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启动《淮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平台延展和功能扩展升级改造项目。升级后的系统,将新增OFD电子证照管理子系统、新建老旧小区改造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子系统、市政及道路类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子系统、二次装修类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子系统、数据分析预警子系统、移动端查询子系统、营商环境指标管理子系统等十多项主要功能模块。同时还将对对1.0版系统中的审批事项实现全省统一、联合验收、审批监督管理及分析、数据库底层数据按照新标准设计优化、审核状态及进度查询、数据交换、办理事项定位查询、告知申请人材料以及预计审批总时长、电子材料管理接口等十个主要模块进行功能性升级。
(二)巩固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成果
全县园林绿化工作紧扣“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这一主题,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出一条“生态绿县、产业富民”的新路。一是做好街区绿化。按照“一街一景”、“一路一品”原则,以高杆女贞、国槐、栾树、银杏等乡土树种为主,以灌木、草花为辅,实施高标准街道绿化,做到非硬即绿,增加城市绿量。二是做好道路绿化。坚持道路建设与道路绿化同步设计、同步实施道路两侧均建设10米至30米绿化带。三是做好小区绿化。将绿化与小区同步设计、同步审批,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实行“包栽、包管、包活”责任制。四是做好公园广场绿化。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先后建成了老城区环城绿道建设、文峰广场、南门外春申广场、北门外船官湖公园、新城区寿春公园等综合性广场公园;护城河、景观渠、宾阳大道、东津大道、楚都大道等水系道路景观。形成了1000米见公园、500米见水景、200米见街头游园、处处见绿色的城市景观和“森林环抱、水绿满城”的绿化格局。
(三)城市更新行动
1.工作推进
我局2021年度承担的改革事项是城市更新行动,主要内容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根据《安徽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依照《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按照提质改造,提前改造,应改尽改,完善提升总体思路,完善和提升小区功能开展整治工作。
今年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中央预算内用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为财政局检察院小区、知春苑小区及紫竹苑片区改造,主要改造内容为新建雨、污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沥青路面,强弱电线路整治(杆线入地),环卫设施、消防设施、停车位、充电桩、绿化、亮化完善;配建安防系统,楼梯间安装防盗门,楼梯扶手整治;建筑外立面整治、屋面渗漏维修等。其中:
财政局检察院小区:总建筑面积:15000㎡,居住总户数132户,楼栋数5栋,项目总投资339万元,该项目于2021年7月初经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确定中标企业为安徽新寿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期100天,工程已于7月20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工,正在进行竣工验收。
知春苑小区:总建筑面积24000㎡,居住总户数168户,楼栋数42栋,项目总投资691万元,中标公司为安徽浩都建设有限公司(芜湖),工期100天,工程于8月12日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竣工验收。
紫竹苑片区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68500㎡,居住总户数386户,总投资1200万元,涉及片区内消防设施、路灯、环卫及周边巷道整治等内容,片区内小区及消防设施、路灯、环卫、外墙等改造项目于11月4日完成招标,由淮南九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标实施,目前正在进行工程扫尾验收阶段。
2.探索创新
在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方案设计工作中,遵循“以民意为导向”的原则,问计于民“量身定制”,打造最适合的整治方案,最大限度地符合小区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需求。在各改造小区设计方案出台后,及时组织方案论证会,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及规划、建筑、园林等方面的专家,共同进行论证修改,征集合理化建议。设计方案经过优化修改后,各社区及时在各相关小区进行公示,进一步征求居民群众的意见,确保改造内容符合小区实际,满足群众需求。
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小区道路、管网、照明、绿化等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容貌、环卫设施等改造,推进文明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实现了“水通、路平、灯亮、地绿、整洁、安全、有序、人和”的整治目标,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提升。
本月初,省住建厅第三方督察组对我县老旧小区改造进行了现场督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同时,通过对2021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和社会群众走访调查,广大居民对项目的实施效果一致较为满意。
三、存在问题
1.获得用水、用气企业并联审批“互联网+”政企数据互联系统尚未完成。
2.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谋划早,但开工建设晚,完成较迟。
四、2021年度工作计划
1.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文件精神,围绕改革实施方案,在推进完善“四个统一”审批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快改革向纵深推进。
2.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建设。做到早谋划,早开工,早竣工。
2021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