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正阳关镇2025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计划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重要原则,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主要任务:
(一)强基础、抓产业,跑出经济发展加速度。
推动经济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全县“南工北旅”战略,加强场(正阳关农场)镇融合发展,盘活国有资产。认真开展“双招双引”活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对接中谷联创汽车零部件等多个亿元招商项目。重点推进投入1.05亿元的绿洲森工超薄纤维板升级改造项目、安徽祺翔新型建材的绿色低碳水泥制品建设项目。依托现有的寿县中节能、绿洲森工、温氏养殖等企业的产业配套,积极谋划实施一批经济带动强、市场发展潜力优、惠民力度大的优势项目。加强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小微产业园配套和招商同步推进;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力推进扩、续建项目建设,尽快投产见效。增加企业规模和产出效益,促进经济增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高效、便利、优质的服务。
强化项目投资。扎实推进全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实施,立足区位优势(传统造船业和淮河黄金水道),全力推进正阳关船舶工业园区和淮河港口项目建设,联合颍上县共同推进正阳关淮河大桥项目立项。着力推进寿霍路328国道正阳关段改扩建工程、实施220万元的农村道路提质改造工程、450万元的省级米台中心村建设工程、430万元的日处理500方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推进古镇街区建设,争取实施近800万元的主街区综合改造项目,进一步完善绿化、净化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提升城镇化水平。
深耕文旅融合。加快完善镇区旅游规划和古镇保护融合发展,谋划实施亚细亚粮油公司二期和古民居徐氏住宅维护项目。进一步对迎水寺、正阳港、玄帝庙等古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提升。以红二十五军部旧址、中共寿县中心县委联络站旧址等融入红色旅游元素,丰富旅游内容。推动正阳美食产业发展,逐步形成游古镇、观非遗、品美食、购特产等一站式全景体验。积极提升古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培养一批精文旅,懂营销的队伍,推动新媒体外宣力度,多角度多平台展示古镇历史多元风貌,全力推进古镇文旅提升。
(二)振兴为卷、民生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发展、城乡融合、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六个之路”,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止返贫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推进118万元的建设排涝站和农事服务中心附属项目实施。抓好正阳关镇农事服务中心和红旗村农事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补齐“双基”短板,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大力实施强农战略。落实“两强一增”行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高质量完成第二轮土地延包工作。以省级示范农场--花儿果蔬农场为基地,推动良种优品种植。实施好投入3660万元的董圩和谭套高标农田建设项目,项目规模12200亩。抓好59.4万元的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推进农村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抓好110户农村改厕工作任务。大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强村计划。大力扶植和培育综合养殖业,以寿县正升畜牧肉牛养殖和温氏养猪厂为基地,带动家禽养殖大户做大做强肉牛、生猪、皖西白鹅、肉鸡等养殖产业。依托绿洲森工优势,加快林业发展,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统筹社会民生福祉。大力推进惠民工程和十大暖民心行动,关注弱势群体,继续落实各类保险、扶助、救助、奖补以及建设性项目实施等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难题;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师资力量;推进镇村医疗服务建设上水平,重点抓好群众关注的道路、电力、生态环保、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统筹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宣传思想、拥军优属、人武群团、老年关工、民族宗教、环保节能、财政税收、耕地保护、林业水利、档案管理、殡葬改革以及金融、粮食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植廉于心、践廉于行,打造清廉高效服务型政府。
深入开展建设服务型政府活动,加强镇村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认真履行“一岗双责”;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倡导少开会、开短会、快办事,强化效能建设。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求真务实,敢做敢为,善作善为,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