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 助力脱贫攻坚

——寿县炎刘镇炎刘街道脱贫攻坚纪实

发布时间:2021-12-31 15:43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寿县炎刘街道位于炎刘镇中心位置,是炎刘镇政府驻地,土地面积6592亩,总人口8838人,5个党支部287名党员,建档立卡贫困户121户321人已整体脱贫。近年来,炎刘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部署,紧扣“一抓双促”政治任务,依托园区建设、脱贫攻坚、项目带动等有效措施,全面部署,精心谋划,分类指导,逐渐形成“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2016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5万元,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05万元,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139.2万元,2019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5万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县第一。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为贫困群众致富拓宽了增收渠道,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实惠,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帮助,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保障,引领推动发展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炎刘街道党总支书记黄兴柱始终把党建作为统揽全局的重点工作,利用“三会一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等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能力,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有“主心骨”,增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归属感、责任感。一是拓宽渠道,优化班子结构。让一批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当地能人担任村级负责人,真正发挥“火车头”作用,强化健全组织,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合力。2018年换届后,9名村干部中大专学历5人、40岁以下2人、本地致富能手3人。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履职能力。每月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参加交流会、培训会、座谈会不少于4次,引导他们碰撞思想,畅谈感悟、开动脑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信心,切实提高发展集体经济能力。三是提高标准,壮大后备力量。鼓励支持学历高、年龄轻、思路新的能人进村班子,以人才新活力激发发展新动力,以信息共享促进产业要素聚集。同时,通过后备干部选拔,挖掘致富能手及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能人大户共6人加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为村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开辟新源泉。

炎刘街道于2013年3月成立“寿县明柱花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9年该合作社被淮南市评为“脱贫攻坚先进示范基地”。该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模式,截至目前,共计植树1950余亩、育苗190万余株,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0万元,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收入起到决定性作用。

近年来,炎刘街道黄兴柱书记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照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强力推进“双基”建设,组织实施建设村党群服务中心,合理规划功能设计,规范办事流程,解决了党员活动和群众办事难问题。2018年至2019年两年间,为农户代缴税费和“一事一议”筹资13.6万元,特别是2019年以来,炎刘街道挤出44万元资金,先后对庙庄、大塘、瓦房、牌坊、李郢等村民组开展绿化、环境整治、旱厕改造、修建道路和路灯等村庄清洁行动,累计绿化30亩、整治村庄6个、实施户改厕138户、修建道路4100米、安装路灯61盏,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观,同时群众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二、因地制宜谋划,抢抓机遇发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久久为功。炎刘街道根据本街道情况发展现状、资产资源等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炎刘街道位于新桥国际产业园及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核心区,独特的“一镇两园”区域优势,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炎刘街道结合园区建设征地拆迁实际,提前谋划土地流转,利用新桥国际产业园闲置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苗木花卉种植产业,多年来共种植苗木1500多亩,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各类花卉苗木150万余株,产值达300余万元,集体经济生产经营性收入走上良性循环,持续稳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得到可靠保证。二是合理利用资源资产。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的有效途径,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借助新桥国际产业园帮扶机遇,积极争取帮扶资金,通过土地租赁、土地托管等方式,成功流转土地1500余亩,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加收入近27万元。2019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利用村集体土地和闲散土地,主动发展稻虾养殖等扶贫带动项目,项目的投入实施,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吸引了全村乃至周边闲散劳动力参与务工,以此带动贫困户和村民增收。今年一季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突破100万元。三是严格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利用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谋好篇、布好局。2020年,依靠省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新建炎刘街道扶贫车间基地,年纯收入约22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性增长。搭乘“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补助政策快车,有效解决前期土地流转租金支付、苗木培育收入“空白”难题,顺利度过创业难关,并成功创建村办企业, 完善提升“造血”功能。

三、拓宽思路模式,激活载体发展

创新才能发展,求变才能提高。炎刘街道不断拓宽新思路,探寻新模式,挖掘新载体,打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合拳。一是摸清“三资”底数。认真开展“三资”清理,对村集体资产、资源以发包、租赁等方式加以利用,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利用村级闲散土地,引入养殖、种植企业,收取土地流转服务费;盘活老村部、破校舍、废厂房等旧资产,开发新建门面房、沿街商铺等新集体资产,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5万元。二是抓住市场需求。深挖市场潜力,结合园区建设、小区管理和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劳务中介等经济组织,通过提供劳务、产品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中组建龙楼新村、柿园新村物业公司,承包小区物业,每年增加村级收入近10万元。

四、从严监督管理,完善制度发展

定期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收支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全程监督,及时纠正偏差。一是加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春节期间,对65户特殊困难贫困户进行春节前走访慰问,慰问金额累计5万多元,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疫情严峻形势,组织基层党组织使用村集体经济收益金1.5万元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使用村集体经济20万元用于道路、渠道、下水道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有力改善,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便利条件。投入集体经济5万元组建广场舞表演队伍,丰富群众文娱活动,让广大村民在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中增强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出台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规定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优先用于脱贫攻坚,特别是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广泛参与、辐射带动作用强、带贫减贫效益明显的项目优先列支,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几年来,统筹安排贫困户在合作社就业,并通过以贫困群众劳动的方式,让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让贫困户在保持稳定“输血”致富的同时,不断提升他们自我“造血”能力。安排贫困户36户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6000余元,最高可达15000余元;共带动36户贫困户参与合作社分红;流转22户贫困户土地,每亩每年租金700元,22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8万元土地租金,既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又降低了贫困户的经营土地的风险。2017至2018年,投入33060元集体经济帮助陈德功、王义昌、王康华、高道清、王光好等15户贫困户修缮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严格资金使用。认真落实村财镇管制度,从严监管村级集体经济收支,按时做好村级收支账务公开,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防止出现有钱乱花、有钱乱用的现象,杜绝引发干群矛盾情况的发生,确保村级集体资金使用规范。三是落实正向激励。按照村干部绩效管理方案规定,严格执行村干部发展村集体经济奖励机制,支持鼓励村街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每年从村集体经济经营性纯收入的增长部分中,拿出15%的比例作为村干部的一次性年终奖励,并实行差异化发放。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扶贫项目支持,抢抓园区发展机遇,补齐短板,力争村级集体经济再上新台阶,为持续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