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产业引擎,助力脱贫攻坚

——众兴镇新店街道产业扶贫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1-12-30 17:09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店街道位于寿县众兴镇南部,素有“寿南明珠”之称,全村下辖63个自然村庄,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2861户903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6户536人,未脱贫户5户15人,贫困发生率0.16%。致贫原因主要是因病、因残。近年来,该街道先后被授予县级水产养殖示范村、基层维稳信访市级示范单位、省级中心村、淮南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森林村庄示范村、镇脱贫攻坚工作先进村两委、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称号。

党的十九大以来,新店街道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增幸福,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难心事。调研发现,新店街道坚持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出发点,以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抓手,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重点,在产业扶贫上持续发力。

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特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新店街道紧扣产业发展的主旋律,立足本地自然禀赋,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在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生产能力、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狠功夫,有效实现了产业经济持续发展、致富能力持续提高、脱贫路径持续拓宽。夯实了脱贫攻坚的基石,铸就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

(一)产业布局更加优化。自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政策以来,新店街道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的工作思路,遵循产业发展和市场规律,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等各项因素,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抓好黄鳝、泥鳅等特色养殖业。同时,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劳动能力、生产技术等要素,优先发展以葡萄、艾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业。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新店街道基本实现了主业突出、种养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新店街道共发展水产养殖面积1000亩、蔬菜生产面积400亩、艾草种植面积300亩、葡萄种植面积100亩,生猪存栏2000头,贫困户自主养殖鸡鸭等小家禽出栏量2.3万只。重点打造了以水产养殖基地、蔬菜种植基地、生猪养殖基地为主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80户贫困群众依靠产业扶贫实现了稳定脱贫。

(二)生产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动,持续推动特色种养殖业生产能力的提升。2015年,新店街道产业基础十分薄弱,特色种养殖业仅仅只有国峰水产养殖、长寿蔬菜种植基地等寥寥几家,产量也无法实现规模化。2015年以后,新店街道坚持以“产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以“把特色产业做到,把优势企业做强”为目标,5年来,新店街道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7家,涉及水产养殖、生猪饲养、葡萄种植等各个方面,年产黄鳝、泥鳅等水产养殖产品1.2万吨,蔬菜1.8万吨,葡萄1.1万吨,与5年前相比分别增长11倍、6.2倍、9倍。吸纳贫困劳动者150户402人,户均年增收1.5万余元,以鳝、蔬、葡为主的产业布局初步显现,为保障贫困群众稳脱贫、促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产业组织发展有力。围绕区位优势,按照“突出特色、连片发展”的战略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借助扶贫优惠政策,布局特色种养殖业,扶持新型特色产业经营主体,使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多举措构建扶贫利益衔接机制,一头帮农户,一边连市场,为脱贫增收点燃“燎原”之火。截至目前,全村共培育具有稳定的产业基础和销售渠道的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种养殖基地2家,种养大户3家,带动贫困户105户325人,年均户增收1.8万元,初步实现了扶贫产业全村覆盖的目标。

二、以各种产业发展政策为支撑点,助推产业腾飞

脱贫攻坚以来,新店街道始终坚持产业扶贫因地因时因户的精准帮扶政策,围绕本地特色农产品,对市场前景好、辐射能力强、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整合扶贫政策资源,在金融扶贫上多用功,在消费扶贫上求突破,在基建扶贫上务实效,不断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一)金融扶持打破产业瓶颈。新店街道始终坚持扶优壮大的原则,坚持以金融手段拓宽产业渠道,积极探索改进扶贫贷款资金投入方向,重点支持水产养殖、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能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产业。目前,艾康艾草种植基地已申请扶贫贷款100万元,长寿蔬菜基地申请扶贫小额贷款30余万元,国峰水产养殖场申请小额贷款80万元,特色产业扶贫贷款覆盖率100%。同时,引导和鼓励贫困户以贷入股,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发展,变贫困户为“股东”,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股金收益,丰富增收“源头”。目前,新店街道120余户贫困家庭申请个人扶贫贷款80万元,并通过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农业产业化专业合作社发展,确保每年不低于3000元的分红收益,脱贫贡献率达到27.65%。

(二)搭建新型平台拓宽产业渠道。始终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通过搭建电商平台,构建农超平台等方式,将特色农产品和水产品与销售渠道实现有机连接。2015年以来,新店街道充分发挥电商平台销售优势,帮助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借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销售农产品2500次,带动鳝鱼、泥鳅销售15吨,蔬菜销售8吨,价值70万元。同时,帮助蔬菜种植、鳝鱼养殖、小家禽养殖等特色产品与超市收购商联系,引进收购商上门收购,泥鳅销售量由2016年的2.5吨上升到19吨,蔬菜销售量由2016年9吨上升到16吨,销售量分别增长6.6倍、0.7倍,贫困户销售鸡、鸭、鹅等小家禽1.1万只,价值50万元,初步搭建了种养殖企业自行销售和超市统筹销售相结合的销售市场。

(三)基础设施改善带动产业腾飞。始终坚持脱贫奔小康,基建先行的发展定位,不断提升基建硬实力。近年来,新店街道共争取整合涉农资金600多万元,全力以赴抓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入户路5.6公里、院坝硬化12000平方米、入村道路拓宽改造6.8公里、打通断头路35余处。全力破解制约新店街道水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高质量推进王圩节制闸、甄郢节制闸等工程建设项目,高标准推进农业开发项目木新分支渠配套工程建设。全村自来水集中供水率达到80%,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生产用水保障率达到95%。全力构建“可靠用电、安全用电、方便用电”的电力网络,全面解决低电压、电力不稳等问题。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宽带覆盖率达到87.5%。

三、以激发群众主观能动性为着力点,提升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信心和决心。

新店街道始终坚持发挥扶贫脱贫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把感党恩、树榜样、立信心作为激发贫困群众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重要“根”和“魂”,不断提振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精气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营造浓厚氛围、凝聚强大合力。

(一)强化思想教育,激发内生动力。始终坚持在强化感恩教育上多用功,通过与群众谈心唠嗑、召开群众会、开展“五互”活动等形式,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心怀感恩,饮水思源,激励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来,依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和自身的勤劳肯干,力争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2017年至今,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紧盯精神扶贫领域的短板弱项,以生动朴实的语言再现了党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那颗浴血奋战为民的初心;在众志成城的建设年代,那颗艰苦卓绝为民的决心;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那颗接续奋斗为民的恒心;以党的非凡历史彰显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和让人民满意的使命,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源动力。

(二)挖掘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充分挖掘身边自立自强的典型事例,生动讲述一个个脱贫攻坚励志教育故事,传递正能量,树立“脱贫不难,难在不干”的信念,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愿,激发贫困户干事创业激情,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8年7月,新店街道开展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宣讲会,邀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脱贫示范户马季好,结合自身亲身经历,以实际行动告诉贫困群众,特别是部分安于现状、甘于贫困、缺乏信心、不思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群众,只要实干、苦干、肯干,幸福终将奋斗出来。通过榜样引领,新店街道自主发展养殖产业贫困户由2015年的45户上升到目前的156户,增长2.5倍,自主发展模式形势喜人。

(三)树立致富信心,关心群众冷暖。始终坚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同时加强对帮扶干部的思想引领,给他们鼓气提劲,通过他们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新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号召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等群体借助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开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专题志愿服务。沉下心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走进贫困户家中,寻找致贫病根,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点滴,关心他们的冷暖疾苦,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亲情体现在细微之处,用自己的真心真情感动贫困群众,大力宣传弘扬劳动光荣、奋斗光荣的时代新风,鼓励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树立起他们自力更生的信心。

四、以提高便捷优质服务为落脚点,各项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2016年始,新店街道始终坚持“软肩膀也能挑起硬担子”的工作思路,在用活土地元素上做文章,在强化技术指导上出实招,在稳定就业底盘上奋作为,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最头疼、最关心、最现实的难点问题,为巩固产业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做好土地文章,产业根基不断厚植。通过创新运行模式,简化用地手续,全面推进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党组织牵线搭桥,依托现有农村土地政策,引导和鼓励贫困人员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保证新型经营主体的用地需求,确保贫困户旱涝保收。新店街道贫困户共流转土地150户1200余亩,每亩年均收入约300元。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扶贫产业经营主体,在其获得经营权后,按照审批管理权限,镇党委、政府优先联系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其修建的用于种养殖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建筑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农村建设用地或设施农用地有关要求,优先办理相关手续。目前,新店街道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种植农场已全部办理相关设施农用地手续。

(二)稳定岗位底盘,就业基础不断夯实。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就业岗位优势,通过将土地流转后释放的贫困户返聘到特色种养殖业基地,促进贫困人员就地务工,变贫困户为产业工人。艾康艾草种植园、六怀生猪养殖合作社等7家专业合作社通过返聘土地流转方式,共带动200户贫困户就业,户均年收入近1.5万元。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贫困群众。对年龄较大、无技能的困难人员,由政府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就业,达到增收脱贫目标。开发公益性农村环境整治专岗20个,乡村保洁、公路养护、森林防护、河道巡防等岗位共计42个,共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215人,就业带动扶贫贡献率达到28.6%,努力实现贫困人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

(三)强化技术指导,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根据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种养殖需要,镇党委、政府定期选派技术过硬、责任心较强的畜牧、水产、农技等方面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为其开展特色种养殖提供技术保障,减轻种养风险,增加种养收益。充分发挥产业指导员作用,因地、因户、因人制定贫困户生产经营问题解决方案,做好恶劣天气防范、饲养技术推广和管理等工作,确保扶贫服务落实到位。截至目前,我镇共为艾康艾草种植园户、国峰水产养殖合作社、六怀生猪养殖合作社、长寿畜禽养殖家庭农场等7家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专业技术培训80余次,发放宣传单400余份;制定贫困户个性化经营方案60户,为打破种养殖业技术瓶颈,巩固产业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调研发现,新店街道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一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新店街道大部分有能力、有文化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返乡创业青年仅有极少数,留守农民以老幼为主,满足于种粮自保,致使产业发展缺乏后劲。二是贫困户培训意识不高。受自身因素影响,部分贫困家庭劳动力认为培训耗时耗力,加之培训后效果没有立竿见影,立竿见影,立竿见影,导致贫困户培训意识不强。三是抗风险能力不强。目前,该街道主导产业是种养殖业,由于部分基础设施薄弱,产品周期较长,市场需求情况变化快,导致产业容易受到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经营市场影响。

回顾新店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历程,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群众,依托脱贫攻坚政策,扣住产业发展的时代脉搏,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才能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水平,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