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庐剧

发布时间:2014-11-26 09:28 信息来源:寿县人民政府网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体【  
 

庐剧,是长期流行于安徽省中部区域的地方戏剧种。长期以来,因各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语言语音的不同,区域内的庐剧,又形成了几种类型的表演、演唱风格。一般依据地理地形的特点,习惯分为“上路”、“中路”和“下路”,也称为“西路”、“中路”和“东路”。以大别山区六安、霍山为代表的称为上路或西路,以合肥、巢湖为代表的称中路,以芜湖为代表的称为下路或东路。然而,在这个区域内的北部,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分支——北路。
  北路庐剧以寿县为代表。据史料记载,这个地方较为完整的庐剧民间班社,组建于1931年。后来才不断有类似班社成立。经过艺术实践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分别成立了有地方政府管理的戏剧团体“淮声庐剧团”和“胜利庐剧团”,到了1958年,这两个剧团又合并成为“三权”在县的“寿县庐剧团”。
  在老艺人的精心传授和青年演员的不懈努力下,北路庐剧渐渐具备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使北路庐剧的戏剧道白与音乐唱腔有了独特之处。道白接近普通话,音调受地方语音影响,稍有变化。音乐唱腔较之于其他几路,强调阳刚气息,旋律句式工整且不失变化,假声运用略少,真假声变换界限明显。这些特点,扩大了观众面,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观众较易接受。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部分。主调有[二凉]、[寒腔]、[三七]、[老生调]、[老旦调]、[衰调]、[丑调]等;花腔多为民间小调,以及折子戏专用腔调。传统剧目有《薛凤英》、《合同记》、《白玉楼》、《山伯访友》、《打桃花》、《打烟灯》等。新编剧目有古装戏《燕归巢》,现代戏《两兄弟》、《全家红》、《放湖水》、《换稻种》、《丹花》等。许多剧目在省、市级历届戏剧调演、汇演中还屡屡获得奖项。